有人说《黑暗骑士》里小丑一角的成功,主要不是希斯·莱杰的功劳,而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我不能赞同。对比便知:杰克·尼克尔森这样的老戏骨演的小丑如何呢?
因为手里有个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思考怎样设计动作,于是对打伞的花招就格外留意。
在斜飘的雨中,对着雨走,背着雨走,在镜头里会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单手持伞,双手持伞;伞杆贴在身上,或悬在半空——加以利用,它们都能传达不同的信息。
举手投足都是动作。这就是动作设计的真谛。不过,似乎,大部分动作导演都是只负责「打」的设计的。
在《致命伴旅》这部虽然有我喜欢的约翰尼·德普出演但是我依然觉得很烂的电影里,当安吉丽娜·朱丽走上大街,用一个优雅的动作将手中的包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时,我确实吃惊了一下。这个动作应该是朱丽自己设计的,有些花哨,但是在这里用得恰如其分。
演员不是念台词的机器。演员需要在模拟角色的心理状态后,适当地添加剧本上没有的东西,来让角色更丰满,更有魅力。这就是需要「小动作」设计的时候了。
没有人会忘记小丑在骚扰筹款聚会时见到 Rachel 后的举止:
Well... Hello, beautiful!
他一边举起拿着匕首的右手向左边整理头发,同时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然后又理了理右边的头发。
你很难确定地说清楚这个小动作到底表达了什么意义,你甚至可以做出几十种解读。但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这一串小动作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强有力的暗示:这个角色的举止是和常人不一样的。这一层重要的铺垫,便使接下来那连篇累牍、内容夸张的独白显得流畅而自然了。
这就是动作设计的力量。
是的,《黑暗骑士》里借小丑进行的价值观讨论也是极富吸引力,但还是希斯·莱杰的表演更让我入迷。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