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代歌后邓丽君让人对她念念不忘 《梅花》一曲牵动人心

2016/5/31 15:39:45 作者:O1-luoxi…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电影《梅花》摄于民国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是一部强调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维护国家、至死不悔信念的爱国电影,是一部再巩固、再建构中华民族不屈……

电影《梅花》摄于民国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是一部强调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维护国家、至死不悔信念的爱国电影,是一部再巩固、再建构中华民族不屈的国族神话政治电影! 

从通俗剧的叙事来看,《梅花》基本上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叙述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一个(由柯俊雄饰演的)小混混,在目睹全镇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这部影片与其它抗日片不同之处,是以梅花作为象征国族的叙事中心,然后再以此中心,做为人物描绘和情节发展的基点。首先是小学老师(胡茵梦饰)的殉节。胡被误会与日本军官有染,在家人和镇民不容之下,跳水自杀。全镇在了解真相后,为她举行追悼式,全体在小学生的引导下,合唱《梅花》…… 

从电影语言的角度观之,这段歌唱全部发自剧中(intradiegetic)世界,易言之,即由剧中人物自己唱出的,并非像一般的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仅做为衬托气氛、增强叙事功能之用途。做为剧中音乐,且是人物自己发声的音乐,其功能特别能延伸至观影者的认同。当观影者目睹人物集体唱出深富民族意义的歌曲,加上通俗剧的煽情逼迫,对叙事的政治召唤,很难抗拒,特别是当这个召唤是建立在「想象族群」这样的基础上。「想象族群」指的是集体身分的建立通常不是凭着一个假想的概念,而是靠具体的文字和语言形成的叙事,经由技术的协助,传达至散布的社群,再经过一定时日的累积和不断的世代传递,所形成的身分认同。在电影中,「想象族群」的建构可用音像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达成。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