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剧的心态去改编“网络小说”
“为什么说我们做《琅琊榜》好多人都觉得吃惊,说这两个人怎么会去做这种戏?其实无非是我们以一个拍正剧的心态,去做一个网络小说,它虽然是架空的,但这种戏能不能拍出一个正儿八经的味道呢?能不能把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传播出来,不在于你拍出了什么, 而在于你传播出来了什么。”侯鸿亮这么解释拍《琅琊榜》的原因。
其实,相比于把没有一个清晰价值观的戏搬上荧屏,并且因为一时的高收视率沾沾自喜,孔笙这样的“老艺术家们”,一旦与时俱进起来,才真的会叫荧屏颤抖,郑晓龙的《甄嬛传》就是最好的例子。
——谁都想争取年轻观众
如今为电视剧贡献收视率的主力军似乎有了变化,年轻群体更习惯于网络上自由的观看模式,对电视剧的消费方式也不同于以往,要想抓住年轻观众,视频网站就成了必经之路。侯鸿亮也赞同这种说法,“今天做剧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了,除非你要放弃这一部分观众,这一群观众是未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