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完小说后就决定接下这个电影了?
苏有朋:那时候看完了之后开始只是觉得故事还不错,其实还是有犹疑的,我觉得没有特别想要再去惹事情吧,尤其一个完全不擅长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挺大的,会挺麻烦的这样子。后来中间有一些转折点,一个是突然觉得好像心里面有些理念,有些价值观想传达这样,好像觉得想说说话这样子,某些内在的能量在涌动。第二个就觉得,站在我自己本身信佛的立场,就觉得既然想要随缘,那所谓的随缘好像也不应该是过度使力的去把东西给推走了,应该是看看它会怎么走这样,所以我后来大概就,整个筹备期我尽量让自己的心态都保持这种心态,就是平常心一点,放开手,看它自己会怎么走。
记者:决定接下片子到开拍到上映的过程大概有多长?
苏有朋:在前期的时候因为在一开始,决定开始这个案子,我就开始帮助它进行呗。第一步你就要先搭班底了,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来替一个新人完成一件事情,来协助《左耳》,第二个就是要磨剧本,这些东西都是,但是对剧本我自己还是会有一些基本的审美,因为我以前看过不少本子,我会有一些我认为的好剧本应该长什么样子。可是毕竟还是第一次做,大家要花很长时间,雪漫也是第一次,她之前是非常厉害的文字者,她是非常好的作家,可是编剧毕竟又是不一样的专业,所以大家都要花很长时间去沟通,包括她想象的这些文字变成画面是什么样的,那跟我想象的可能又是不一样的。然后小说的内容,它承载的东西非常多,你要如何去芜存菁,把它变成两个小时电影能说完的东西。
我们在中间不停地争执、争论、讨论,彼此说服,这都是过程。一开始创作的时候还是比较纯粹的,因为我以前做演员,大家应该也知道吧,我就专门挑那些比较冷门的,对,以挑战自己的演技为第一优先的角色来演,而不是以市场、商业上的考量,所以我这次做这电影在创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就是尽量让,说自己想说的东西,去传达自己想传达的理念,没有特别往那个商业去靠。所以可能我觉得事后到现在我觉得,因为那时候是前年,前年那时候青春片还没有像现在,大家对青春片有一点点,一听到这三个字就有一点反弹,那也幸好吧,就是如果我在前年底的时候,我就开始想要朝着最高票房去努力,一般来讲我的做法应该是赶快看看那个之前成功的青春片都长什么样子,哪些是卖点,原来群众会喜欢,观众会喜欢热闹,大家会喜欢爆笑,会喜欢什么,那我尽量去copy这些东西。 还好,两年后,事到如今,刚好大家审美疲劳的时候,我刚好没有去干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挺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