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话剧已死,抑或话剧观众已死!?

2010/5/19 10:29:20 作者:随风 来源:女物娱乐网
毕竟,香港的话剧市场就算偶有明星参与缔造票房神话,也是个别例子。既是偶然出现的一道彩虹,可见香港话剧市场的常态并非靠以大牌压阵的作品来支撑。冯小刚的电影能大收旺场,证明了观众在银幕前没有死去,因为他们能够在冯小刚的带动下感受自我的存在。

 

  既是偶然出现的一道彩虹,可见香港话剧市场的常态并非靠以大牌压阵的作品来支撑。相反,多数演出都是靠官方津贴和成功申请政府场地来完成,也就是说,它有别于“话剧”在内地的生存状态—不论规模大小,一般皆属商业行为—除了在转型商业运作之前的国家话剧机构,如北京人艺。

  孙老师说的“商业吞噬艺术”,依我看是对当今中国戏剧工作者的划时代考验—容或孙老师口中的“罪魁祸首”未必真是造成中国“话剧已死!”的元凶,但毫无疑问,泛娱乐化力量已不只是笼罩话剧市场却是社会整体。就算商业电影不危及“话剧”的生存,有着差不多通俗以至庸俗元素的电视文化,一样构成对“话剧”的威胁。网络及新兴媒体的杀伤力亦不可小觑—上述三者综合起来,正是新新人类一分钟不可缺的“精神食粮”,更是“生活必需品”。孙海英老师大抵是在舞台上发热发亮的多,故此甚少坐在观众席体会以下的众生相:今时今日的观众,人在剧场里不代表心神与肉体同在,一边“看”戏一边以手机发短信、查阅微博,或看见舞台上哪个画面漂亮、哪个明星诱人,便举起手机想拍便拍的种种如家常便饭。台上台下已不是观众与戏剧的交流,而是消费者在消费名叫“话剧”的商品。又像买票进入游乐场,抱着耍乐心态者,当然是以个人喜好来决定付出多少时间、心思和体力。哪怕当初把他们带进剧场的是名气还是题材,他们的观剧模式仍是绝对“崭新”:态度上抽离、感受上切割、情感上冷漠、思维上被动,导致传统话剧讲求线性的“起承转合”,已无法反映现代(城市)人复杂的生活层面。于是,彼此只能在最表面的语言沟通上互动,但讽刺的是,互动结果多是“沟通失效”。如果用孙老师的逻辑来归结这个困局,已死的不只是“话剧”,更是“话剧观众”。

  冯小刚的电影能大收旺场,证明了观众在银幕前没有死去,因为他们能够在冯小刚的带动下感受自我的存在。反过来孙海英老师若是把对“话剧已死!”的悲愤转化成力量,以话剧探索当代人的自我为何有此转变,会不会在扭转票房绝境的同时,也在创作上更具积极意义?

  尼采说“上帝已死”是宣告超人诞生,“话剧已死”何尝不也是为了迎接另一个时代来临而必须经过的蜕变?只要仍有再生的信念,哪里有历史名词,哪里就有火凤凰。(南都周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