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智屏谈制作:“相信爱情才能拍出爱情”

2010/6/11 12:11: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谈及偶像剧,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其诞生于日本,而且从流行漫画改编而成。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台湾编剧协会理事长蔡国荣认为,给偶像剧下定义和分类都很难,“比如说喜剧和悲剧是对称的,浪漫和写实是对称的,文艺片和动作片是对称的。

  谈及偶像剧,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其诞生于日本,而且从流行漫画改编而成。因此偶像剧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梦幻色彩,但却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然而如今偶像剧原有的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制作方对市场的预期,因此也就使得偶像剧不得不转型。在本届上海电视节《两岸偶像剧创作和市场合作模式探讨》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提出了对偶像剧改革的一些观点,最为突出的当属“偶像剧也要向不同年龄看齐”。 □特派记者梁巍电自上海

  偶像剧既要发展又要坚持自己的个性,的确是一件值得业内人士探讨的事情。在这次《两岸偶像剧创作和市场合作模式探讨》论坛上,不少与会嘉宾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和主张。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出路,就是偶像剧自身必须要改变。

  起源

  日本漫画带动了偶像剧

  对于偶像剧的起源,业内一般的说法是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人气漫画,由偶像明星出演的电视剧。慈文传媒董事长、著名制片人马中骏认为,偶像剧是从日本动漫开始的,从而产生了日本的偶像剧,“后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偶像剧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过来的。它的年龄层次的划分是非常明确,一般所指的偶像剧是18岁以下青少年观看的。 ”而从内容上来说,偶像剧一般都是王子公主式的童话爱情故事,跟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偶像剧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因此也就为偶像剧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台湾编剧协会理事长蔡国荣认为,给偶像剧下定义和分类都很难,“比如说喜剧和悲剧是对称的,浪漫和写实是对称的,文艺片和动作片是对称的。可是偶像剧和什么对称呢,和非偶像剧对称?太难了,其实分类本来就很难。 ”编剧吴洛璎认为,“偶像剧对我来说是一个产品或者是商品的类型,不是戏剧的类型,如果以戏剧的类型来说,偶像剧精准的定义是可以制造偶像的魅力,并且可以引起观众跟随的心情,偶像和明星是不一样的,偶像会让我们想跟他一样,我们想跟他谈一样的恋爱,过一样的生活,这样的类型我觉得是所谓的偶像剧。 ”

  瓶颈

  《流星花园》拍出后被质疑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华语世界的第一部偶像剧应该是《流星花园》。当年一手捧红了F4、大S的柴智屏,是台湾首屈一指的电视剧制作人,“有很多日本或者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女孩子,已经先看过《流星花园》的漫画,所以她们早就产生了共鸣和感情。我们当时在创作《流星花园》的时候,在华语市场的任何角落,还没有偶像剧三个字产生。”因此《流星花园》的出现缔造了销售神话,也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然而柴智屏承认,她在创造了《流星花园》的同时,也被一些人所质疑,“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在你拍的故事里,我们都看到的是王子公主的生活呢?”尽管柴智屏努力地发掘,让偶像剧中人物的说话方式和当下的年轻人一样,但是偶像剧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拍摄手法,还是让人感觉到虚假。

  而这一点,也限制了偶像剧的发展。以台湾为例,偶像剧的播出时间大多是晚上十点,很难占据黄金档。偶像剧的受众群体是18岁以下青少年,这也严重阻碍了其收视率的攀升。

  出路

  出路1 王子公主故事不吃香

  作为制片人,马中骏注意到偶像剧的一个变化倾向,就是台湾的偶像剧中的人物,近年来在年龄上有逐渐往上移的趋势,“在这样的偶像剧中,不再是白雪公主一样的女主角,生活在离现实生活非常远的动漫的场景,而是跟我们的生活质感越来越相近,这引起了收视群体的扩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命中注定我爱你》这部电视剧。该剧在台湾播出时,正赶上与言承旭、罗志祥两大超级偶像主演的《篮球火》的正面交锋。《篮球火》延续了以往偶像剧的梦幻叙事方式,结果只有3%的收视率。而《命中注定我爱你》只有阮经天和陈乔恩的组合,却达到了平均10%的收视率,最高值可达14%。

  马中骏说,大多数偶像剧描写的都是平行的人物关系,如恋人之间、朋友之间,“而《命中注定我爱你》则描述了和长辈之间的亲情,是一种垂直的关系,因此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去观看。它的收视率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 ”

  出路2 偶像要转型角色要多样

  台湾艺术大学讲师吴洛璎是《白色巨塔》、《痞子英雄》等剧的编剧。她认为,要想改变偶像剧的现状,编剧首先要从剧本出发,重新为偶像下定义。在演讲的一开始,吴洛璎就拿出了F4这个风靡一时的组合作为论据。在拍摄《流星花园》走红后,F4也曾拍摄过多部偶像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偶像剧的核心人物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角色类型给他们,让他们跟着这个角色一起成长,在现有的基础上面,我们要去寻找合适他们的戏剧。”吴洛璎发现,其实偶像们除了谈情说爱之外,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吴建豪就可以去扮演律师,言承旭也可以扮演医生。所以我们重新赋予他们角色的生命,让他们面对角色的新个性。 ”

  作为资深编剧,吴洛璎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偶像剧制作产业链的第一个环节。她认为在写剧本的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偶像行销的问题,“我觉得偶像剧一直承载着制作偶像的功能,但过去偏重的是如何打造偶像而忽略了戏剧的制作。我觉得应该利用现有的优势,为偶像们找到更适合他们的角色。 ”

  出路3 偶像剧能平民化是王道

  偶像剧过于梦幻,是过去十年中业内一直难以逾越的鸿沟。偶像剧的所有主角不是少爷就是千金,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太过美好。而近几年来,偶像剧也在向着平民化的趋势发展。同样是由柴智屏打造的偶像剧《转角遇到爱》,就开了这样的先河。

  柴智屏介绍说,这部戏是内地公司和台湾公司的合拍剧,“也许你在里面没有看到很梦幻的情节,也没有看到富家公子,或者是律师,但是我们写了一个在夜市卖小吃的男孩子和一个落难的富家千金的故事,在当时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而这种小吃,一下子在全亚洲都火起来了。 ”

  由此柴智屏发现,偶像剧所讲述的爱情,一定要让创作者和观众都相信了才行,“其实还是爱情这个事情,很多制作人也许不见得相信爱情,他们也不见得理解爱情,如果他们不相信爱情,不理解爱情,剧本做好也出不了那个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