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在论坛现场。
赵忠祥发言。
曹可凡发言。
本报上海专电 虽然才6月,但上海已经非常炎热,而这种气候显然跟电视界“躁动不安”、“虚火上升”的节目心态十分吻合。昨天是第16届上海电视节的第一天开幕时间,纪录片论坛、情感节目论坛,还有主持人论坛纷纷展开。在这些活动场所,不少富有良知的电视人都在扪心自问:我们还剩下多少真情?我们还要把谎言连篇的节目做到何种地步?我们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观众!
电视节目重症一:
造假泛滥成风
曹可凡:相亲节目居然有剧本
昨天上午,上海电视节的首个大型活动就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发展历程高峰论坛”,当天,赵忠祥、王小丫、鲁健、沈力等知名主持人齐聚一堂。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是当天发言最为激烈的,因为他的主题直指现在电视节目饱受诟病的虚假泛滥之风。他先从“伪专家”张悟本开讲:“我不知道张悟本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是所谓的医学专家,可是连普通的观众都听出来他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没有。其实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电视人应该首先有一个基本的把关和评价。”此外,曹可凡认为电视人主动“造假”更可怕,他拿正火烧全国荧屏的相亲节目做例:“在这里我就不点名了。据说有一档相亲节目,那些嘉宾都是些职业的模特和不知名的演员,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都是按照撰写好的剧本去表演出来的。”
曹可凡还表示,现在的相亲节目,以嘉宾的出位言论为主,是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左的。“出现在我们相亲节目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微笑’的拜金观点如果被广为流传,那么给社会、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在论坛间隙接受采访时,曹可凡更把“虚假成风”的电视节目称之为“可怕”,他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介绍男女认识的相亲的节目,它是一个情景电视连续剧。参加的所谓的“男女嘉宾”都是演员,他们和主持人进行共谋,按剧本来演。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一个真诚的、善意的谈情说爱的地方。”说到这里,曹可凡甚至放狠话,“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的新闻都是虚假的,那我宁可告别这个行业,永远放弃电视行业。”
电视节目重症二:
审丑成主流
王小丫:媒体放大这些是伪善
除了造假外,由于激烈的竞争,现在的电视节目为了博话题,纷纷请来“丑怪”人士登场做嘉宾。早几年,以S型身材爆红网络的“芙蓉姐姐”曾遭遇过广电部门的警示,不允许她上电视,现在好了,比她“大胆”和“丑怪”得多的“凤姐”、“伪娘”、“富二代”、“拜金女”、“艳照者”等奇特人士,短时间内却成了各大卫视争抢的红人嘉宾。此外,“口味很重”的故事,或者非常隐私的生活琐事,也被搬到了荧屏上作为电视节目内容。面对这种现象,昨天央视主持人王小丫以题为《未来》的发言,婉转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表示,探寻节目的价值观不应受到电视人的忽略,收视率不是唯一的标准。“审丑不能成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节目中有的嘉宾口吃、摔跤、夫妻反目、邻里之间恶言相向,都能在节目中被找到、被放大。偶尔看一两次会觉得节目很新奇,但是看多了就很悲哀。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生活中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但是媒体把这个来放大,就变成了伪善。”而老牌主持人赵忠祥也认为,“用道德底线来衡量,个别节目是愧对纳税人的。在自己家饭桌上都说不出来的话,在公众媒体上出现了,就是冲破了道德底线的。所有的电视人都应该对此负责,而不仅仅以个别现象来对待。”
电视节目重症三:
技术为主导
康健宁:纪录片也3D很恐怖
就在电视台电视节目的相关工作人员纷纷扪心自问“我们还剩下多少真情与真实”时,上海电视节的另一个论坛“真实传媒MIDI导演计划大师班”亦在进行之中。昨天,本报记者聆听了著名纪录片导演康健宁的一段演说。
作品有《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的康健宁表示,纪录片有“朴素”的要求。“如果连纪录片都要走《阿凡达》路线,那真的很恐怖!”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从事纪录片拍摄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连自己的生存可能都没有办法保障,昨天一位电视台的记者站起来与康健宁进行交流,他的困惑是,“拍纪录片能活吗?我刚大学毕业时就从事拍纪录片,可是没钱活不下去,我就只好去做电视台的工作。可是,如果我做多了那种不说真话的节目,还能够在纪录片中说真话吗?”对此,康健宁的回答惹来全场善意的笑声,“我听你的问题,我很想哭。因为这没有办法解决。我可以私下跟你聊聊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心酸的经历。不过,我想说的是,真正热爱纪录片的人,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我向那些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特派记者 张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