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赤卫队》编剧周振天解读五味“洪湖水”

2010/7/16 18:47:5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洪湖赤卫队》是一部流传了半个世纪的红色经典,电视剧版的改编由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周振天完成。周:创作中我增加了许多湖北元素,比如粽子节,还有莲藕、莲蓬、菱角这些湖北特产都是剧中重要道具,要是观众细心的话,每集都会看到这些食物的影子。除了道具,剧中人物还会经常提到湖北地名,比如汉口、洪湖水乡。

  《洪湖赤卫队》是一部流传了半个世纪的红色经典,电视剧版的改编由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周振天完成。他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八个字形容彼时的心情。3个月里,周振天深入洪湖采访了历史学家近100位,光剧本撰写和修改工作就耗时两年。

  昨晚记者拨通湖北老乡周振天的电话时,他正在看《洪湖赤卫队》,“天天都看,一集不落!”作为新版《洪湖赤卫队》总编剧,周振天对于主创的二次创作赞不绝口,尤其是新“韩英”温峥嵘的表现,周振天说,“挑战红色经典如履薄冰,她比我的压力还要大,幸运的是‘韩英’终于立了起来”。 记者 陈馨 实习生 刘超

  “洪湖水”的历史味

  温峥嵘不负五代韩英

  “洪湖水”的人情味

  给“韩英”一个不成家的理由“洪湖水”的时尚味

  武装戏吸引军事发烧友“洪湖水”的文化味

  好故事要有文化底蕴“洪湖水”的湖北味

  最拉风是“汉阳造”

  晨报:作为改编者,对于主创的二度创作还满意吗?

  周振天(以下简称“周”):对于主创的二度创作,我非常满意。首先主创尊重原创剧本,像韩英赴鸿门宴、韩英说服谢十三等情节,在创作时都经过多次打磨,最后导演都保留下来了。其次导演在二度创作中还增加了许多鲜活的东西,让我很感动。比如彭霸天的老婆把饭粒掉到桌子上,彭说“就你这个吃相,还能住在汉口女婿家”,这样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彭霸天特别生活的一面。

  晨报:此前有“韩英”扮演者认为温峥嵘的诠释还不够到位,在您看来,她立得住吗?

  周:创作之初,我们就讲过戏好不好,关键要看韩英立不立得起来,立不起来就全完了。温峥嵘是个特别专业的演员,完全服从角色需要。其实对于红色经典改编,观众往往会先入为主。温峥嵘名气不是很大,当初选她时我们也捏了一把汗。如何进入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英雄人物内心,对于任何一位“80”后演员来说,都是巨大挑战,更何况她是第五代“韩英”,压力更大,她需要鼓励。

  “洪湖水”的人情味

  给“韩英”一个不成家的理由

  晨报:两小时的歌剧改编成28集电视剧,要加很多戏份,对您来说最难的是什么?

  周:两个字“拓展”。要在不改变原剧精髓的前提下,把人物的身世命运、逻辑关系理顺。说白了,就是不要歪曲。要让韩英与刘闯,或是韩英与张副官花前月下,观众肯定会愤怒了。

  晨报:情感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砝码,再说韩英也应该有正常人的情感?

  周:所以说除了写铁骨,还必须有柔情,给韩英一个不成家的理由——“父仇不报不成家”。所以当韩英以为张副官叛变,用枪指着他时却迟迟下不了手,内心的纠结将韩英的儿女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韩英倚在门柱上,脑海里闪过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就是曾经倾慕过的张副官,但这种朦胧的情感戏只能点到即止,在情感把握的分寸上可谓煞费苦心。

  “洪湖水”的时尚味

  武装戏吸引军事发烧友

  晨报:采访导演石伟时,他曾说要让“80后”、“90后”都爱看,拿什么来吸引他们?

  周:作为部队创作者,我知道“80后”、“90后”中有一大批军事发烧友,歌剧版中只有一两场围剿戏,创作时我有意增加了敌我双方的武装对峙和博弈,这是年轻人爱看的,强化了动态感与冲突感。让刘闯玩鱼叉子,也是为了增添江湖气息,吸引年轻观众。再就是韩英的英雄气概。不管有没看过老版《洪湖赤卫队》,女英雄本身就具备时尚感。

  “洪湖水”的文化味

  好故事要有文化底蕴

  晨报:说三国、话水浒,剧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历史典故,是为了增加文化厚重吧?

  周:一个好电视剧,除了看故事,看人物命运,更要看有没有一个厚实的文化底蕴。除了历史典故,剧中还增加了历史传说,比如渔歌、童谣,当然还有《洪湖水浪打浪》等四首经典歌曲。

  晨报:《洪湖赤卫队》50年后经典再现,我也注意到王金标这个人物花了较大笔力来写,有现实意义考量吗?

  周:这正是我想表达的。剧中有一场戏,王金标非要争着睡大床,后来也有好多人向韩英反映要睡大床。列宁说过,农民的最高愿望是当地主。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力来写王金标,其实是想写一群人,当这些为了自身温饱而不是为了革命信仰参加革命的人,一旦革命成功,身上的局限性就出来了。放眼当下,凡是为了一己之私的人,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容易变质。

  “洪湖水”的湖北味

  最拉风是“汉阳造”

  晨报:作为一部具地域特色的经典,如何体现它的“湖北味”?

  周:创作中我增加了许多湖北元素,比如粽子节,还有莲藕、莲蓬、菱角这些湖北特产都是剧中重要道具,要是观众细心的话,每集都会看到这些食物的影子。

  晨报:好像还有一把最拉风的道具“汉阳造”?

  周:是的,王金标掏出的那把枪,就是“汉阳造”。所以刘闯会说,“有了它就不怕打不过彭霸天了”。除了道具,剧中人物还会经常提到湖北地名,比如汉口、洪湖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