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级台阶”垒起新《茶馆》 连续剧在央视开播

2010/7/19 15:38:3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上周末,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茶馆》在央视八套开播。就目前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门前多出了39级台阶的新茶馆,是否还保留着老舍笔下的原汁原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上周末,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茶馆》在央视八套开播。这是老舍继《龙须沟》之后又一部被搬上荧幕的剧本。

  因为有多个版本的话剧和谢添导演的电影珠玉在前,《茶馆》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电视剧制作的一道“坎”。此番尽管主创人员表示遵循的是在忠于原著灵魂基础上有收有放的原则,但将一出三幕话剧拉长成39集的电视连续剧,既要丰富剧情和人物性格,又要与已成经典的原著浑然天成,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目前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门前多出了39级台阶的新茶馆,是否还保留着老舍笔下的原汁原味,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是王利发还是白景琦

  扩容的第一步,是增加角色,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据介绍,电视剧《茶馆》的出场人物由话剧的90多人增加到了140多人,新增了慈禧太后等不少原著中只有名字没有角色的人物,同时丰富了庞公公等串场人物的戏份,使其更加饱满鲜活。而对于茶馆掌柜王利发,主创更是为其加了很多戏,仅在已经播出的头几集中就有续弦、扣押搬指等。然而,正是这些多出来的戏份,使得原本个性鲜明的王掌柜变得面目模糊起来。

  老舍笔下的王利发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可以免费为“混混”刘麻子和唐铁嘴供一辈子高渣,却碍于秦二爷的面子而不给乞丐一碗面,也不愿意收留前来投奔的康顺子母子。一言以蔽之,这是个圆滑又怕事的小人物,但求温饱,天下太平,几次改良茶馆只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最后与茶馆共存亡也是***到绝路之后才有的坚强。但电视剧让他在窝囊的同时又颇干了几件“大事”:先是算计起“混混”刘麻子和唐铁嘴的搬指,继而挺身而出为祸从口出的常四爷发起联保——冲动、仗义、鬼主意多,这似乎更像《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和《老店》里的杨明全,却不太像《茶馆》里的王掌柜。

  除了王掌柜之外,其他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在改编中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吴、宋两个密探在茶馆里当场抓走了常四爷。按照原著中的描写,若不是当时庞公公在场,两人邀功心切,估计还干不出这事儿。常四爷毕竟是旗人,从吴、宋二人后来拿了好处放走逃兵,反拿刘麻子凑数的情节来看,这两人也只是看钱办事的主,无谓白白得罪人。而在电视剧中,常四爷被抓时庞公公却并不在场,这样一来,倒让吴、宋二人成了当真效忠朝廷的密探。

  《茶馆》还是老舍作品串烧

  王掌柜的妻子死了,他和住在后院的小寡妇互生情愫;松二爷有了太太和三个儿女,儿子也爱玩鸟,还成了唱戏的男旦;两个逃兵买媳妇的故事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在电视剧版《茶馆》中,为了撑足39集,出现了不少原著中没有的故事,拓展了茶馆以外的生活空间。据主创人员介绍,这些新增的内容不少来自老舍的短篇小说。然而,虽然都是出自老舍之手,但那些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并不是茶馆的主人公,如此串烧很容易混淆剧中人物性格。比如王利发,甚至在剧中为了救小寡妇的弟弟而冒险作假蒙骗庞公公,实在和老舍对他的刻画相去较远。

  除此之外,电视剧版《茶馆》还打乱了原著的结构,将原著中环环相扣、互相推进的g.c进行了拆分处理,形成独立的故事。话剧《茶馆》的第一幕,秦二爷、常四爷和庞公公在茶馆里分别发生了交锋:秦二爷对于行乞的母女二人冷眼相待,一心想着实业救国,让所有人吃上面;常四爷则慷慨相助,并因为灾民众多而生发出“大清国要完”的感慨;庞公公表面上和秦二爷互相恭维,一转身却是一脸不屑。这出戏可以说是第一幕的g.c,既是新旧势力的交锋,也集中展现了人和社会的格格不入——后者,应该是贯穿《茶馆》全剧的主题。而电视剧却没有让这三个人同时出现,在删去母女行乞这场戏的同时,把“大清国要完”的背景改成了常四爷和松二爷谈论捐官现象,而秦二爷实业救国的理想则被放到了常四爷被抓之后。这样的处理,固然拉长了剧情,但不免让人担心,多出来的这些“配菜”是否会消解原著的张力。

  据悉,为了尽可能还原老舍原著的老北京风味,电视剧《茶馆》的主创人员采用了全北京籍班底,演员表也堪称豪华,有众多戏骨级人物加盟。从这点上来说,该剧要比许多由名著改编而来的电视剧要严谨得很多。尽管如此,现在来说《茶馆》改编的成功与否还为时尚早。毕竟要把几个小时的话剧改编成几十个小时的电视剧,放眼国际都是个难题——不然《哈姆莱特》早就被搬上荧幕了。

  本报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