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北京商报报道 电视剧竞争越发激烈,制片公司正寻求与买方电视台的深度合作,独播、定制、联合投资已成为常态。不少制片公司还与电视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成为其优先合作对象。眼下,一张制片公司编织的电视大网已经形成。
电视剧进入预售时代
在今年首都制作业协会的春季推介会上,百余家制作单位带来的167部电视剧集体亮相。有意思的是,在这167部推荐给市场的剧目中,有80部还处于前期策划阶段,绝大部分甚至连剧本都未完成。首都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将这个现象概括为“电视剧期货化渐成主流”。
“通过预售的方式,我们的大部分电视剧可以实现计划销售收入的50%左右,有的剧目甚至超过100%的比例。”华策影视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视剧预售让制片公司与电视台保持了共赢互利的合作关系。
预售只是华策影视与电视台深入合作的一个方面。如慈文影视与重庆、东方、安徽、天津、浙江等卫视频道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向这些合作卫视提供200-300集电视剧,合作卫视也会优先购买慈文影视出品的电视剧。
强强联手各取所需
“制片公司与电视台的强强联手是最近几年产生的现象。”某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电视剧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市场也将得到整合,优胜劣汰。“如果不是提前介入,我们不可能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新版《西游记》的首轮播出权。”
国产电视剧年产量逐年攀升,但能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每年不过七八千集。真正具有较大购买能力的电视台不过几十家,而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数量却高达3000多家。一方面众多电视剧在争夺有限的电视频道资源,另一方面,众家电视台也在争夺优质电视剧。因此,制片公司与电视台强强联手的优势显而易见。通过合作,电视台抢占了优质电视剧这一稀缺资源,制片公司的回款周期缩短,投资回报更具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大规模发展。
虽然强强联手让电视剧买卖双方实现共赢,但市场仍是惟一的选择标准。一位制片公司负责人坦言,只与一家或少数几家电视台合作,舍弃其他电视台,并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即便是战略合作伙伴,优先购买电视剧的价格也是市场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