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这个数字对于冯小刚来说有些玄妙。7月12日,冯小刚导演率领剧组全体主创重返唐山,参加他的第12部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首映仪式。而在一年前的夏天,冯小刚在第12届上海电影节中,第一次为《唐山大地震》放出豪言。让他自信的原因是因为唐山市政府以“有偿赞助”的方式成为最大的出资方,这也是他单片制作费最高的一部。只是,面对这样一部“命题作文”,12这个数字究竟会成为幸运符号让冯小刚实现他的票房5亿梦想,还是成为一个诅咒,为他引来又一轮争议风暴?专题采写/本报记者龙玲
[关键词·命题作文]
华谊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唐山大地震》的最初策划者是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唐山市方面希望拍一部“大片”,因为“地震是这座城市抹不掉的记忆,我们不拍,别人也会去拍,而我们可以把感情处理得更准确。”因此,对导演的要求是“在国内至少有50%以上知晓率,在国际上也要进入大型影展和电影节”。
[关键词·有偿赞助]
《唐山大地震》最初投资1.2亿元,近期又追加了1000万元的宣传发行费,总投资达到1.3亿元,投资方包括唐山市政府、华谊公司、中影集团。作为该片最大的股东,唐山市政府出的6000万元中15%作为投资,其余5100万元为“赞助”,但享有影片50%的利润,这一新颖的赞助方式也促生了“有偿赞助”这一新词语的诞生。
筹拍
《集结号》让唐山看中冯小刚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按照唐山方面的这个要求,当时国家广电总局为他们推荐了华谊兄弟和中影集团,唐山方面最终选择了华谊兄弟作为合作伙伴,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导演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是首选导演。当时张艺谋在执导奥运会开幕式,陈凯歌在美国拍摄《梅兰芳》,而冯小刚恰好有档期。”
然而,冯小刚并不是第一选择,华谊工作人员透露,最初,唐山方面认为冯小刚靠贺岁片起家,善于以小人物的调侃与幽默反映现实生活,但缺乏历史积淀。有些巧合的是,冯小刚的《集结号》正好在此阶段上映,这部影片让唐山市政府改变了看法。“唐山方面很欣赏冯小刚用自己的方式讲了一个革命的故事。不管手法、角度如何商业化,主题是符合主旋律的。唐山市政府希望《唐山大地震》能够进入国际电影市场,那就必须以超越意识形态的‘人性’为主题。”
导演敲定为冯小刚不久后,剧本也定下了由华裔女作家张翎创作的中篇小说《余震》,为此华谊公司还购买了改编权。自此,冯小刚的第12部电影,一个命题作文由此开始创作。
投资
主旋律影片与“有偿赞助”的新模式
华谊宣传工作人员透露称,唐山市政府方面原本打算承担影片拍摄的全部投资,因为按照2008年的电影投资,大片的标准就在1亿元以上,5000万~6000万元是中等投资,可以进入院线放映,而用1亿多元拍一部宣传城市的电影,对于唐山市政府来说确实没有财政压力。但在广电总局的建议下,唐山方面还是选择了与制片公司合资。这个模式不仅有利于分散风险,也可以更多借助电影公司的资源。
“唐山方面坚持要成为大股东,认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最为看重的‘主流价值观’。”通过协商,最终唐山市、华谊公司、中影集团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0%、45%和5%。片名定为《唐山大地震》。
地方政府参与商业电影的拍摄并非第一次。杭州和三亚都曾为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注资,但以政府投资为主,捆绑商业资金和团队,《唐山大地震》开了先例。而对于华谊今后操作主旋律影片时是否都将采用“有偿赞助”的模式?华谊宣传工作人员表示,“有偿赞助”确有创新的意义,但之后是否仍采取这种模式进行相关合作一切都将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题材与故事。
票房
2000个拷贝,最低票价上调
[关键词·5亿票房]
“我很有信心把这部电影拍好,现在这个片子投资1亿2000万,加上后期宣传费可能会更多,这种规模的投资需要3亿3000万票房才能保本,这对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希望这部戏能卖到5亿人民币的票房。”2009年6月,在华谊兄弟与美国IMAX公司的签约仪式上,冯小刚如此宣言,这样的口号并不是随便说说。
电影市场的升温无疑是冯小刚放豪言的最大因素。此外,只投资了3000万元的贺岁片《非诚勿扰》却实现了3.4亿元的票房,这个成功自然也是冯小刚自信的缘由。
《唐山大地震》的档期长达四十余天,全国将放映超过6万场次,内地拷贝预计高达2000个,全国A类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最低限价上调5元至35元,B类城市上调至30元,如此巨大的数量和举措也将成为这部影片高票房的保证。
但此次的“涨价”却明显有些“底气不足”,片方解释为“涨价”是“片方的自我保护”。云集了172位明星的《建国大业》也不过收入4.3亿,能有多少观众愿意为苦情片《唐山大地震》买单,继而刷新国产片票房新纪录就目前来说还有些悬很难说。作为影片的股东之一华谊公司表示,通过近段时间的试映和首映所获取的观众反馈来看,公司对票房达5亿元的目标依旧有信心。
纠结
冯小刚认为应叫《余震》
[关键词·纸枷锁]
“植入广告将长期存在……等有一天你们不看盗版了,植入广告也就没了!”在参加武汉的《唐山大地震》首映式后的观众见面会上,冯小刚与一名80后的年轻男观众,就影片中的植入性广告引发笑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几乎每一个导演在执导影片时,都会戴上一道无形的“纸枷锁”。
做客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时,冯小刚坦承,所谓的大投资其实就是个围城,投资越大越紧张。“因为3000万的戏,老板就说给你3000万。《唐山大地震》拍完应该花2亿多,他说咱们不能那么多,1亿5的事,你能不能用1亿干了。这5000万这个差额你可不好弄啊,你得处处求人,因为投资的问题被迫改动方案,最后全是退而求其次。”
除了投资“枷锁”,让冯小刚头疼的还有剧本“枷锁”。据新华社报道,影片前后换过两三位编剧。当时唐山方面有两个基本诉求,一个是表现地震给唐山人带来的苦难,一个是表现“凤凰涅槃”,即唐山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应该体现在主人公李元妮身上,也就是她住的房子应该越来越好。然而这恰恰与冯小刚的设想相反。影片中,地震多年后李元妮仍拒绝搬家,因为怕死去的亲人不认得家。
为此,冯小刚曾反复地跟唐山方面解释,他可以在其他镜头上表现唐山的变化,而李元妮必须要坚守,不然这个人物就完全被埋没了。“作为一位商业片导演,冯小刚当然知道妥协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比如,他至今觉得,片名叫‘余震’更合适,因为片中地震的篇幅并不是很多,但是唐山方面坚持要用‘唐山大地震’。”冯小刚的妥协又多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