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歌手已难引起当年那样的关注。图为“花儿朵朵”沈阳赛区的选手在拍摄宣传片。-图片
苏醒来广州介绍他的新专辑。刘力勤摄
8月4日,苏醒携带自己的新专辑《想念式》来广州宣传,并于当晚在广东电视台举办《真Live真音乐》Fans见面会,预备在广州拍摄专辑MV。作为2007年“快男”亚军,历经三年“蜕变”的苏醒多面开花,脚踏“主持”与“音乐”两只船,辛苦之余他却说:“现在的我最快乐。”
不避选秀身份,坦言“星路”不好走
新专辑《想念式》收录了10首歌曲,其中7首苏醒原创词曲,1首填词,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本身的创作才华。当中有一首歌叫《选秀明星》,苏醒坦言并不避讳“选秀”这个头衔,他说:“这个出身并不能抹去,选秀只是一个平台。”同时他亦坦言对于选秀出身的明星“星路”并不好走。三年的“冷藏期”有苦闷辛酸,有愤怒无奈,到现在仍然在坚持和妥协中徘徊,但他也表示,三年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更加成熟、淡定:“现在的我最快乐,随性自在”。
个性十足的苏醒在聊起专辑中的创作透露,自己的创作大都是在比较自由的状况下产生灵感的,而每首作品都是来自他对生活、爱情的感受。尤其是《想念式》这首歌无论是词或是曲的旋律都充满他对爱情的期盼和个人的看法。至于自己,他暗示仍是“单身状态”,并透露目前的心愿是:“寻找下一个温存”。
学习汪涵何炅当好主持人
富有音乐才华,习惯自嘲的苏醒是一个典型的双鱼座男生。在自身定位的问题上,苏醒多次强调自己不是偶像派,他还自曝自己在拍摄《乐火男孩》后“没脸看自己”,从来不看自己在戏中的“拙劣”的表演。还不时自嘲:“我是双鱼座的,在我身上除了自信也是有自卑的一面,我不够偶像也不是科班出身,所以还是认真做自己想要的音乐。”
在经历三年蜕变后,苏醒对未来有着更为清楚的规划,自曝其短暂时不愿涉足影视方面,希望能走“个性唱作人”路线。在宣传推广第一张个人专辑《想念式》的同时也正往电视主持方面发展,当场表态要“向‘炅哥’和‘涵哥’学习”。作为“快男”主持人的苏醒,期待自己在下一年可以有一档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电视节目,正式转型成为一名真正的主持。
◎对话苏醒不要过分高看选秀
社会对选秀明星身份存在偏见
记者:从“快男”选秀节目获得亚军后一路走来签约天娱又改签星索,历经三年成长积淀,感觉过去几年你推出的个人音乐作品不是太多,而更多时候人们看到你是在朝主持、影视方面转型,对于目前的发展势头是否满意?
苏醒:过去很多人对苏醒的认识只是“快男”的亚军,曾经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对这一层身份感到不甘和无奈,无法正视自己的出身。现在我看开了,我觉得这是因为社会对选秀明星身份存在偏见,过分高看,给予太高期望。我不会再介意选秀明星这层身份,一个人无法正视自己的过去就看不到未来。我特意把专辑的第一首歌选为《选秀明星》,就如同歌词说的那样“我就是你们说的选秀明星,我说的唱的要让全球聆听”。
过去选秀歌手仅被当作炙手可热的“商品”
记者:现在选秀节目感觉热闹程度和所受的关注度都大不如前,即便是今年快男选手的实力非常强劲,但无论节目还是选手的人气都无法和几年前“超女”、“快男”相比,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选秀还可以成为选拔乐坛新星的有效渠道和平台吗,还是这股风潮已经走向衰退?
苏醒:在我看来,选秀节目其实还是可以选拔出一部分有实力的歌手的,比如谭维维去维也纳唱歌,陈楚生有红遍全国的歌,也有像张杰这样很会唱歌的,我们并不是没有实力的,现在选秀节目对于选手的包装和打造也渐渐成熟。
至于说“选秀热”本身,这种社会风潮和选手以及选秀节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选秀节目在最初的确很火爆,抢尽眼球,可是在选出好的歌手之后,对于他们的后期包装推广该怎么做?应该说这方面经验还是不足的。选秀节目和我们一起都在成长,在过去部分尖子选手仅仅是被当作炙手可热的“商品”,怎么赚钱怎么卖,可以在没有任何演戏经验的时候去拍电影,没出专辑的时候就敢开演唱会。几年下来,现在的公司都在慢慢的学会如何更好地包装与推广歌手,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整个选秀界的长效经营机制和体系都在逐渐完善中。
纵深
选秀:“末路”还是“没落”“疲了”还是“死了”
“今年你还看‘选秀’,你OUT了!”这句话要是换在几年前,应该是“你没看‘超女’,你OUT了!”仅仅5年时间,选秀节目在中国经历了从石破天惊,“全民公决国民偶像”,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历程,如今渐渐走向繁华不再。今年几档著名选秀节目,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大肆宣传,然而无不疲态尽现:最为“老牌”的湖南台重金打造的“快男”,迎来了史上实力最强的选手群体,但却陷入一个无法挣脱的怪圈:“炒作伪娘”被斥庸俗,不炒另类又回天乏力;“超女”变体“花儿朵朵”出现了“国产苏珊大妈”等“特色”选手,依然无法拥有和前几届“超女”“快男”选手足以比肩的潮爆人气;加上中规中矩的“红歌会”,始终未曾大红大紫的“名师高徒”……曾经在中国掀起狂潮,令万千观众痴迷的“选秀热潮”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数年的热闹仿佛只是为了推出李宇春、张靓颖、陈楚生等寥寥几位幸运儿。
我们不禁要问选秀是“暂时疲惫”还是“走向末路”?还要把“选秀”进行到底吗,还是让它功成身退,任由它黯然离去?没有“选秀”,我们又靠什么去发现那些被庸碌人生掩埋的“莫扎特”,或者在“北漂”大军中挣扎求生的年轻才俊呢?
专题撰文:
记者郭珊
实习生涂力万 谢凯欣
游威(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总策划、国际华语音乐联盟秘书长):
现在“秀”多过“选”
现在选秀节目太过泛滥,多而雷同。基本上都是模仿“超女”的模式,没有太多的突破。看这样的选秀节目好像所有人看统一台节目一样,一台节目看多了自然就会腻,腻了自然而然就会转台。时下的选秀节目目的不明,原本的初衷是通过比赛选取一批好的歌手充实音乐界,但现在“秀”多过“选”的,忽视了对选手的把关选择。基本上所有的选秀节目都是为了赚钱,整个品牌的商业化娱乐化导致了价值取向逐渐偏离,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加之中国也没有那么多的音乐公司可以消化那么多选秀出身的明星,无法对所有的选秀歌手进行精心的包装推广,大部分选秀签约选手就会赛事一结束就消失无踪。
宋柯(太合麦田创始人,“快乐男声”评委):
希望在于多出“特色歌手”
我觉得“选秀”节目举办了这么多年肯定会进入一个“疲惫”期的,这属于一个正常现象。刚开始的时候,出现很多新鲜的东西,什么粉丝、PK啊,大家都跑去追捧,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肯定会进入审美疲劳的状态。作为电视台,应该学会推出一些新的环节或者节目去吸引观众,观众喜欢的是新鲜的东西;而作为选手,应该知道目前比赛的名次不是最重要的,往后的发展跟定位才是关键。如果每年都推出几个出色的、有个性的选手,对于现在的“疲惫”状态肯定是有帮助,有特色的选手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而同时这样的“选秀”节目才能重新出发。
朱桦(著名歌手,选秀评委):
歌手还是要靠专业素养
在一般人看来,流行音乐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的学科,简单轻松,但是事实上,它也是一门专业,需要扎实的音乐素养、科学的训练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积累。“选秀”节目的出现,是为更多爱唱歌的人提供了平台,它是“草根”的象征。这样一个节目的出现,给选手提供了很好的展现机会和自我表现的舞台,不过它也像一个气球。比赛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人气很高,气球在上升,比赛结束了,这个气球也就下落了,可是自己的未来发展呢?歌手这个职业是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来支撑的。可能近几年,这类节目做多了,也跟观众的感情渐渐疏远了,大家就普遍出现了这样的审美疲劳。不过,关键还是在于选手自己本身的素养和能力,如果你本身有过硬的才干,即使离开这样的舞台也同样发展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