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一位女导演7年执导同一台晚会,所经历的故事也一定不一般。从2004年至今,每年的中秋晚会都出自郭霁红之手,今年,郭霁红马上又要奔赴秋晚直播地安徽芜湖。临行前,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位女强人,而在她看来,所谓的7年之痒并不存在,对于秋晚她也越来越着迷。而在郭霁红看来,户外晚会也是大型晚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记者 张少宣 发自北京
记者:从第一届秋晚至今,你为何如此执著于这项工作?
郭霁红:说起来真是很快,再过一年就真赶上八年抗战了。记得2004年央视海外中心中华情节目组也是刚刚创办,当时我们就接到了创办秋晚的这个任务。我之前也做过春晚的副导演,但是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秋晚当时的定位就是户外山水景致晚会,而重点是要面对海外,这就意味着秋晚承载着向国外介绍中国、让远方的游子看到祖国变化和祖国美景的这么一个作用。之所以至今我还乐此不疲就是因为这种责任感会让你很兴奋,成就感也是无法形容的。
记者:秋晚的景致一向是被人津津乐道,这是否与你是女导演,感情上比较细腻有关?
郭霁红:会有一定的影响吧。我本身就是一个出生在黄河边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就很喜欢山水景致。而且在大型户外晚会上运用以水为平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任何景致投射在水面上本身就会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的倒影,尤其是中秋节,当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轮倒影时,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很美的意境。
记者:在你的记忆中,这么多年的秋晚经历,有没有出现过“危急”的时刻?
郭霁红:那就要说到我第一次的秋晚经历了。当时我们是在上海黄浦江边制作那台晚会,就在直播前一天下午4点多的时候,上海气象台通知我中秋节当天有9级台风要登陆上海。当时秋晚剧组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大家都在准备当天晚上的备播带的录制。因为我们是直播,但头一天按照中央台的规定,都要完整按照直播的程序和节目顺序录制备播带,备播带录好之后,第二天要放在我们的播出线上,和直播是同步在走。当时我们都以为直播无法进行所以备播带时就把当时的音乐焰火全都燃放了。而那些烟火再装的话就需要3天的时间,结果直播当天台风绕道了,云开雾散,是个非常好的天气。但是我们焰火已经无法再重新设置,所以虽然直播如期进行,但是那次留有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记者:今年你凭借去年秋晚获得了美国休斯顿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否意味着我国的晚会水平已经被世界所认可?
郭霁红:美国休斯顿电影节是一个综合性的评选,包括电影、电视、晚会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比奥斯卡更加注重国际化。我们这次凭借去年秋晚所获得的金像奖是大会跨领域的最高奖项。当外国导演看到我们的中秋晚会时确实很惊叹,而且我们中秋晚会实际上是花小钱,办大事。比起拉斯维加斯那种动辄几亿元的“秀”来说,我们的晚会确实做得更好。而国外对于户外的晚会可能一向就很随意,所以我觉得在理念上我国的户外晚会还是有优势的。户外晚会也将是今后大型晚会的发展方向。
记者:能透露一下今年秋晚会有什么特色吗?
郭霁红:去年的宜春月我们走的是纯古典的路线,但是今年的芜湖不同。芜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很早的城市,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特色,所以今年我们要走新古典的路线,还会结合地方特色,例如我们会将当地的木雕与黄梅戏相结合。
记者:赵薇作为安徽籍的演员此次在不在邀请之列?
郭霁红:除了赵薇,安徽籍的演员还有很多,我们都已经在着手联系,他们都有可能出现在今年的秋晚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