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演唱 余隆指挥(于秀莲摄)
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在演唱(于秀莲摄)
余隆执棒上交在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于秀莲摄)
男高音魏松(于秀莲摄)
女物娱乐讯 8月12日晚上7点半,首届上海夏季音乐节(Music in the summer air)在瓦格纳的《唐豪瑟》序曲中拉开了帷幕,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市政协副主席蔡威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广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同志与现场的800多名观众一起欣赏了开幕音乐会。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向2010上海学生音乐夏令营授旗。
开幕音乐会让“美好的一夏即将来临”
当晚世博形象大使廖昌永再次联手上海交响乐团,与女高音徐晓英、男高音魏松唱响了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首场演出,给现场观众带来了“酒啊,驱散忧愁”、“美好的一天即将来临”、“今夜无人入睡”等西方经典歌剧及“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歌曲,中西合璧饱满而又嘹亮地成为篷房里的绕梁之音,钢琴家李坚与乐队奏响的肖邦《辉煌的大波兰舞曲》,雄壮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全然忘了身在“帐篷”内。只是乐章间歇,隐约听得见风吹篷布的声音,上演着大自然的交响曲,这种在传统音乐厅不曾有过的体验让现场观众颇为新奇,但当现场音乐响起来时,16对超高保真的进口扩音设备发挥了功效,其声压感和层次感并不逊色,借用当晚开幕歌曲可以说“美好的一夏即将来临”。
“篷房”音乐厅首次开门迎观众
昨晚,经过十几天的“奋战”,国内第一个为古典音乐节搭建的篷房音乐厅首次对观众开放,500平的音乐厅前厅和1500平的演奏厅并排而立,铺设一新的地毯,齐齐整整的椅子,站在篷房厅内无人想象得出这里十天前还是块坑洼不平的停车场。舞台上天蓝色的背景板清新宜人,虽是8月,但音乐厅内温度也是清爽宜人,之前大家所担心的篷房隔热问题不复存在。
观众身着便装,不停打量着这个十天左右横空出世的篷房音乐厅,“第一次在这样的户外的篷房音乐厅听音乐会,很有节的感觉”,很多观众都不约而同的表示此次属于首次体验“篷房”内的音乐会。别说观众,就连参加过很多音乐节的演奏员也表示这是第一次在篷房音乐厅内演出。很多观众更是不肯浪费顺便观看周围名人故居遍布的机会,将周遭老洋房逛了一圈后又来到音乐会现场的,并戏称这是“中西交叉游”。
音乐节售票初战告捷
夏季音乐节自7月5号出票到8月12号开幕演出,在37天的时间内销售10场音乐会票及多场名人讲堂大师课等票务,时间短、场次多是这次售票的最大挑战,而音乐节市场组刚刚出炉的数据显示现在平均出票率高达80%以上,每天售票电话几乎打爆,办公室进进出出前来购票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这样的战绩可谓旗开得胜,多场音乐票会更是很早就已售罄。对此音乐节主办方之一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也很是满意“作为沪上的首次夏季古典音乐节,还没有形成品牌基础,而且适逢世博,观众分流,现在从售票情况看可以说是打了个漂亮仗,这也说明,我们上海的观众对古典音乐欣赏需求与日俱增,观众需要这样的音乐节,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更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音乐文化品牌”。
学生交响乐团同步亮相
推广普及音乐教育是此次音乐节的一大特色,其中代表上海学生音乐最高水平的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也将亮相,8月4号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开始分声部排练,8月10号开始乐队排练,这90余位从在校的大中学生中挑选出的演奏员们经过上海交响乐团专业演奏员及其他知名老师的指点,现在已颇具“艺术家”风范,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7岁左右,但技艺已相当了得,21号他们将首次登台亮相,一展身手。
上海夏季音乐节复兴沪上夏季音乐会传统
在上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6到9月都会在黄浦公园、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举办露天音乐会,甚至在战争期间都未间断。乐队公园晚间音乐会演出时间从21点到23点,在当时成了居民夜生活的汇聚地,在电灯照耀下的乐队演奏吸引了大量观众,以致迟来的观众几乎无立足之地。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似乎已经消失殆尽,上海夏季音乐节弥补了乐迷心中这良久的遗憾,在这个夏季重新响起古典乐声。音乐节总监余隆表示“我们将保持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延续性,一年年做下去,恢复上海观众逢夏便听音乐会的习惯,让上海夏季音乐节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品牌,也许有一天演奏家们会像说我去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出过一样骄傲地说我去上海夏季音乐节演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