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的金牌导演,在票房市场上屡战屡胜的话;那么另一位“刚哥”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电视剧金牌导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言情剧大师赵宝刚。从1991年的《渴望》、19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1994年的《过把瘾》、1995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1996年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998年的《永不瞑目》、2000年的《像雾像雨又像风》、2003年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2004年的《别了,温哥华》,到眼下反复热播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以及前晚在深圳等5家卫视联合开播的《婚姻保卫战》……赵宝刚几乎从未失手,因为有了“刚哥”这张牌,赵宝刚公司鑫宝源刚刚荣膺“最具收视保证制作机构”称号。
赵宝刚的视角
重视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尽管很多人强调赵宝刚电视剧导演艺术的个人特色、个人风格以及个人追求,但我个人认为,赵宝刚电视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巧妙地坚持了大众趣味至上的原则以及追求。因为,电视剧在最本质的意义上绝对是大众文化、大众消费。” 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评价赵宝刚作品走红时坦言,大众趣味与个人追求的完美结合是赵宝刚成为品牌的核心关键。“赵宝刚导演非常聪明,首先他选择的是老百姓关心和关注的热点故事。这里所有的热点故事并非是‘人咬狗’式的所谓社会热点,而是跟普通的观众产生心理共鸣的心理现象,他是暗合了主流的情感心理和情感趋向。赵宝刚导演的所有作品中,凡是暗合了主流社会情感心理的剧都有较高的收视率和社会反响,比如说《过把瘾》、《别了,温哥华》等等。赵宝刚坚持了大众趣味至上的原则和追求,这是他作品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他认为他的作品有‘大众缘’。为什么会有‘大众缘’?因为他坚持了大众趣味至上的作品,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赵宝刚的聪明
始终坚持抓住女性观众心理
观众对赵宝刚作品最大的印象就是情感,尤其是海岩的几部作品更是在赵宝刚手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把海岩推上了事业的巅峰,离开赵宝刚后的海岩,显得有些落寞,鲜有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擅长打情感牌的赵宝刚,每次都能征服大量的女性观众。对此,饶曙光认为,这是赵宝刚非常聪明的地方,他选择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女性观众最感兴趣的言情,作为他创作的杀手锏。“我们都知道电视剧界有一句话‘谁抓住了女性观众,谁就抓住了影视市场的一个制高点’,这一点赵宝刚导演是有超前意识的。”人们把他称为“言情导演”也好“唯美导演”也好,他的目的并不在于言情或唯美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抓住女性观众的心理获得她们的青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赵宝刚这种坚持女性观众的策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始终坚持,最终形成了类型剧系列。
纵观电视剧发展的潮流变化,始终有两类题材的剧长盛不衰,一种是以《渴望》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另一种就是以《过把瘾》为代表的都市言情剧,这两种最主要的代表作中,赵宝刚的作品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赵宝刚的独到
深谙偶像制造之道
赵宝刚通过他导演的一系列电视剧,把一大批原本默默无闻的新人捧成了明星和偶像。因此,赵宝刚在影视圈内一向有“造星高手”的美称,由他拍摄的电视剧,几乎每一部都要推出几个明星。
拍《永不瞑目》时,按照赵宝刚的理解,男主角肖童是一个20岁出头,健康、帅气的小伙子。见了很多演员之后,赵宝刚初定的人选是陈坤,但是,陈坤的气质和肖童还是有点差别。有一天,赵宝刚走到艺术中心门口,下意识地看了看海报,突然想到海报上这孩子可能有20多岁了,用他来演肖童在形象上非常合适。赵宝刚的助手找到了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书的陆毅。赵宝刚还记得,当时陆毅有点胖,头发有点长,走起路来八字脚,看起来很怯懦。赵宝刚的美学观点是:“偶像的长相、外表和他的举手投足的美感,都能够让观众认可,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他才能成为偶像。简单说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件就是外形长相,软件就是演员素质。”
对于赵宝刚选择了陆毅而不是陈坤,饶曙光认为大有学问,“他(赵宝刚)是深谙此道的,偶像需要一种特定的美感,做什么说什么,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会给观众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许故事并不是很好,悬念并不是很强,只要这个明星一出来,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的情感产生兴奋。我们的赵宝刚导演,创造了很多明星,制造了很多明星,但是有些导演在艺术领域里不断地毁灭明星。很多明星本来有很好的市场吸引力,但是因为导演反类型的艺术追求,把明星推到了一个不能让观众认同的境界。”
赵宝刚:品牌能维持就不错了
赵宝刚最初是以演员的身份接触影视的,在1984年之后,他转去北京电影制片厂做了6年剧务。“在青春期的摸索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当演员,很辛苦,也不能代表我所有的能量,我想试试自己还能做什么。”做剧务的那段时光,赵宝刚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办公室的两位副主任“端茶倒水”,在此之外,他利用一切时间跟随剧组学习,从摄像、配音到剪片。他还自学写分镜头,然后在现场偷偷地跟导演比较……
记者:现在赵宝刚已经是影视界的金字招牌了。
赵宝刚:某种程度上,我现在已经落后了。过去我们没有那么多VCD、DVD可以借鉴,全靠自己琢磨,融会贯通,用心去创造一个东西。现在盛行“拿来主义”,可借鉴的东西很多,拿过来就用了,这是很省事的。我觉得这几年我们的电视剧制作水平是突飞猛进的。
记者:树立一个品牌难,但更难的是将一个品牌长久地维持下去。你是如何给品牌保鲜的?
赵宝刚:我能维持就不错了。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比如说一个题材,内容很新鲜,但不是很完整,我想把它弄得细一点再拍;可能有人也想到了这个题材,不管是否完整先拍了。等你弄完整了,人家早就把作品推出去了。今天我们能维持,是因为一些人的风格还没有形成,一旦形成,我们可能立刻就死掉了。
记者:毋庸置疑,你的戏很捧演员,你通常敢大胆起用新人。
赵宝刚:我现在选演员是不考虑观众的,最主要是考虑电视台,因为是电视台来买你的片子,只有电视台要了,观众才能看到。凭着以往的良好记录,电视台要我的片子是有一定保证的。如果有一天,赵宝刚没有这个保证了,那我也不敢用新人。
记者:通常你选择演员有什么标准?
赵宝刚:我把演员分两种:一种是立竿见影型的;另一种是递进式的,需要一定的积累才能建立稳定的知名度。像陆毅就是一下子红的,属于前者;陈坤则属于后者。
记者:你的作品深受观众喜欢,可是往往评奖的时候没有份,你会觉得不公平吗?
赵宝刚:从1994年起,我就再也不关心中国的电视剧评奖了,而且发誓不再参加。这期间只参加过一次,就是《永不瞑目》入围那一次。每年的金鹰节都请我去,我都回绝了。(有个人情绪吗?)一点都没有,该拿的奖项都拿过了,个人的、作品的,演员的都有。只有片子的收视好,价钱卖得好,对我才是双赢,所以我的心态特别平和。只不过有时候我会同情戏里的演员,为他们鸣不平,总不能一次机会都不给他们。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