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陶红《傻春》演上千场戏成钢铁战士

2010/8/26 17:33: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主持人刘杨:虽然短短几句话,但是概括出了我们这部剧的精髓所在,而陶红扮演的这个角色听说跨度了30年之多。刘家成:孔琳已经说了,我觉得最大的看点就是她们,这几个女孩凑在一起,加上妈妈,这都是看点,非常好。

  主持人刘杨:陶红一直说演这部戏是要做减法,把之前的东西都抛掉,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陶红:我觉得不管是作者还是导演,对这个人物的一种表达吧,我觉得特别充分,我真的觉得也是我自己这么多年眼前一亮的一个人物,包括整个电视剧的故事结构,我觉得都是非常新颖的,而且他的这种体裁是非常另类和不一样的,可能没有一个剧作敢于这么大胆的去写这么一家人,尤其是傻春这样的人物的特色,我觉得通过傻春的这个特色会让大家看到一个非常耳目一新的一种电视剧的类型,包括导演的拍摄手法,都是非常新的,而且非常细致的。因为导演很多那个时候的事情他都会记得很清楚,细节上给我们有很好的把握,所以作为演员来说,我做到的就是全身心的去演傻春,不会想那么多别的东西,所谓的减法就是,可能很多的时候我需要去把她另外的一种处理,减法的处理。

  主持人刘杨:其实是把演技的一些东西抛掉。

  陶红:对,就是本质的,慢慢慢慢你演着这个人物,她的傻笑、傻坐,最后我就成那样了,特二,特傻。

  主持人刘杨:导演刚才说你对细节上的把握非常有年代特色,这个年代特色是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刘家成:我觉得我们是一个充满了怀旧色彩的戏,像我们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亲身经历过,60年代到90年代这30年离我们不远不近,所以很多细节都把握特别注意,非常严谨,包括60年代的四合院,夜不闭户、目不拾遗,自行车都可以在外面摆放,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所有自行车都不敢放在门口了,怕丢了,小的细节,包括80年代黑白电视,靡靡之音,对人们内心深处的撞击,这个戏很多的卖点,怀旧也是一个特色。

  主持人刘杨:其实走过那个年代的观众会跟着这部戏一起去体味时代变迁的感觉。

  刘家成:对,为了追求真实感嘛。当时陶红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牺牲自己的形象,这个我没有想到的,傻春除了没有爬雪山、过草地以外,扒火车、钻煤堆、跳井都有了,那个妆惨不忍睹,我说能不能再加点,她说好,怕你不让加,自己填的颜色,自己从煤堆里钻出来,太震撼了。

  主持人刘杨:我觉得那个剧本,不像你之前给我的印象,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在剧中震撼的感觉会很多?

  陶红:会非常多,那天我也是好久没有见导演了,给导演打电话,问这个片子的情况,导演就说,咱们这个戏真的是每一集都会有惊喜给导演,完全超出了导演的那种想像,包括很多的戏,可能看剧本是一种感觉,导演说,有的时候就两行字,导演说但是拍出来一下恨不得五六分钟,其实导演是特别希望我们去发挥,而且在现场导演也会有很多的想法,给这个剧本所没有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人物的这种特点,因为你太容易去把这种有特点的人物很好的发挥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这个人物的一个特色,还有这个戏的特色。

  主持人刘杨:导演提到比如说钻煤堆、爬井,哪一个是你觉得演起来最辛苦的,感觉无论从体力上和精力上都耗费比较多的?

  陶红:我觉得我从第一天吧。

  刘家成:到最后一天,最后一天还在水里跟流氓打架呢。

  主持人刘杨:每天都是水深火热的是吗?

  陶红:每天都水深火热的,要不然着急,要不然上火,要不然打人,要不然被人打,各种杂事都要管,很累。

  主持人刘杨:导演,刚才我们看到剧里面像演妈妈的吕丽萍,都是老戏骨的演员,她们塑造父母上有什么样的特色,给我们讲一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