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被指红色言情剧 导演:与时俱进(图)

2010/9/9 15:56:3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智磊:作品增加了李侠的初恋,增加了路梦惠这个人物,也增加了不少感情戏,这是事实。智磊:近些年来翻拍剧泛滥,质量参差不齐,观众褒贬不一,但我现在只是在做我想做的。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目前,翻拍自同名红色经典电影的电视剧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下简称《电波》)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由于有着电影版的“珠玉”在前,《电波》登陆央视自然关注者甚众。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不少观众却发现,剧中的李侠似乎已经不再仅仅是电影版中那个与敌人“斗智”的英雄,倒是颇有些周旋于红颜之间的“调情”高手的味道。为此,《电波》被不少观众戏称为“红色言情剧”。而针对观众的这一观点,昨日记者致电《电波》导演智磊。谈话间,智磊对于观众如此的评价并未表示出过多不满,而是认为英雄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让李侠更加“情感化”也方便于现代人接受抗战时期的英雄形象。“就算是英雄,也是人,而不应该是神”。智磊如是说。记者 张少宣

  记者:最近你是否听到过坊间对于《电波》“红色言情剧”的评价?

  智磊:我不否认,有一些朋友也和我说过他们看了这个剧之后的感受,其中也有人在调侃中提到过“红色言情剧”这个词。后来我才知道,最近这个词在网上挺火。不过,我并不排斥网友或是观众的这种观点,这也代表我们的电视剧带给了观众不同于电影的感受。

  记者:观众反映这样的设计会削弱作品本来所要传达的精神,对此你是否担心过?

  智磊:作品增加了李侠的初恋,增加了路梦惠这个人物,也增加了不少感情戏,这是事实。但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应该感到感情并不是这部片子的主旨,只是一种丰富,就是为了让英雄形象更鲜活。把电视剧定义为言情剧的人确实有些言过其实。电视剧里面紧张的敌我交锋和李侠对待工作和感情之间的矛盾其实都是看点。

  记者:对于有观众反映李侠不太像战争时期的地下党英雄,更像是革命版的中国007,你怎么看?

  智磊:呵呵,这算是一种褒奖吗?我觉得每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认知都是不同的,但是英雄的本质不变。李侠本来就是历史上一个有原型的人物,所以对于《电波》的改编,我们第一点就是要做到尊重史实,在此基础上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并认识这个人物,我觉得加入一些改编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的主旨未变。而且电视剧中李侠所用的很多传递信息的手法,以及在面对敌人与战友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也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并没有越轨的地方。

  记者:你所说的改编指什么?

  智磊:就像有观众一直提到的感情戏,英雄难道不能拥有自己的爱情吗?地下党就只能有工作不能有爱人吗?当然不是。电视剧版的李侠全剧有31套不同款式的服装,有人说这是在“作秀”,但是那也是为了配合他不同身份而设计的。说他周旋于三位美女之间,可是这期间不单单只是谈情说爱,还有为了工作与感情之间的抉择。就像剧中有一个情节,为了不暴露身份,李侠对自己的初恋情人路梦惠严刑拷打,那是他自己的恋人啊,一个多么纯洁美好的姑娘,但是为了工作,他必须有所牺牲。有时候牺牲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感情上的牺牲才更为残酷。这种改编是言情吗?我想不会有人这么认为的。

  记者:你如何定义电视剧《电波》?

  智磊:观众看到结尾就会有一种体会,这部作品是伤感的。一对夫妻,为了工作阴阳永隔,当我看完剪辑后的成片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在回想其中的画面,之前看谍战片我从来没有这么伤感过。还有人说剧中的李侠很过分,尤其是对待卢旭之时,虽然卢旭之是叛徒,但卢旭之在经受严刑拷问时并没有叛变,是因为敌人要用烧红的烙铁烙他幼小的孩子他才招供的,这虽然罪不可赦,但也算事出有因,但李侠却还要和日本人一起再用一种叫做阿米巴的药残害他。李侠为什么能成为英雄?因为他所承受的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东西。面对战友,面对爱人,他只能选择自己心中最初的目标,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所要忍受的煎熬是别人的误解,是战友的生命。我希望让观众了解所谓的英雄,究竟是怎样“炼”出来的。

  记者:你在拍摄《电波》之前一直都是负责摄影,第一次当导演作品就被如此关注,习惯吗?

  智磊:近些年来翻拍剧泛滥,质量参差不齐,观众褒贬不一,但我现在只是在做我想做的。能引起争论,我觉得也是好现象,说明我们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内心。虽然在翻拍之前我也很有压力,但是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多次剧本修改,而且我相信观众的情商很高,能够理解我们的初衷。电视剧大部分是忠于原著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包括赵子岐和李侠之间的战友情,都是有据可查的。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欣赏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现代人的文化素质都在与时俱进,翻拍作品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