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歌唱类选秀节目归于沉寂时,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火爆了。这档标明“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的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卖鸭脖的打工夫妇、小“秀兰·邓波儿”张艾青(如图)、“无臂达人”刘伟……一个个普通人的名字被观众铭记。
以往看选秀节目,人们总能发现一些“毒舌”评委和“问题”选手,以刻薄话语或惊人举动吸引观众,难逃哗众取宠嫌疑。而这一招用到今年已不再吸引观众了,这些节目常常致力于制造话题,无视口碑,导致选手的真实面目越来越模糊,最终难以维系热度。没有“毒舌”评委、没有“问题”选手,《中国达人秀》今年在收视率和口碑的双赢,很大程度得益于还原了选秀节目的意义——实现草根梦想。
“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这样“零门槛”的优势,让更多普通百姓参与到《中国达人秀》中来。有网友表示,《中国达人秀》让处在社会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参与节目,让观众感受到最真实的表演,使整个节目更加饱满。“无臂达人”刘伟用脚弹钢琴宛如天籁,他的乐观也打动了无数观众。在上海靠卖鸭脖为生的周彦峰,扮成一只猪走上了舞台,他希望能用奖金为酷爱唱歌的妻子装修一个小小卡拉OK厅……普通人在这个舞台上诉说着自己的草根梦想,“平凡的感动”是观众最大的观后感,他们表示:“通过相对宽泛的规则和舞台门槛的降低,让草根梦想得以实现,也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心灵舞台。”
《中国达人秀》的火爆也引起专家的注意。在近日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达人”的故事就是“中国梦”的故事,“梦想要比抱怨跑得更快,更强有力,这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倡导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这档节目成功之处,就在于讲“小人物的大梦想”,讲国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困境。“达人秀”实际上是各种生活形态的舞台,一方面是才艺展现,另一方面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同时,《中国达人秀》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文化鉴别路径——在任何时代,说真话表真情,都是值得肯定的。
本周日,《中国达人秀》将举办第二场半决赛。由于有太多“感人”选手入围,争议也随之而来——这个为普通人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是否过于看重“感情分”?
有观众认为,虽然确实有刘伟这样实力与感动兼具的选手,但其他进入半决赛的选手中,“感情分”占多数。如“孔雀哥哥”姜仁瑞的表演并不突出,起初并无过关希望,但当他讲起自己的故事——老婆生病长期卧病在床,他想各种办法来讨老婆开心,自制的“孔雀开屏”也是其中一招……结果他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眼泪,也赢得了半决赛席位。“虽然很多参赛选手的故事确实让人同情和感动,但‘达人秀’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选秀节目,是从普通人中挑选出那些拥有各种超常技艺的‘达人’,而并非让我们去同情谁。”网友“salonbus”说。
本报记者 邢虹 实习生 肖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