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阐释《米香》:一把直指灵魂深处的利剑

2010/9/28 18:05: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日前,该片导演白海滨接受采访,与电影观众一起分享电影《米香》的创作过程。在与王驼子的这场“嫁死”交易当中,米香认为自己没有谋财害命,违法乱纪,比之那些“小姐”要强不知道多少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米香把王驼子当成死人,当成交换未来幸福的工具。

导演白海滨在《米香》拍摄现场

导演白海滨在《米香》拍摄现场

导演白海滨在《米香》拍摄现场

导演白海滨在《米香》拍摄现场

  女物娱乐讯 作为国庆档期唯一文艺电影,《米香》的表现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影片改编自傅爱毛的小说《嫁死》,由国内青年新锐导演白海滨首执导筒,由陶红监制并主演。该片讲述了米香迫于生存压力,带着智障的儿子嫁给了相貌丑陋的矿工王驼子,从最初的厌烦到最终被这个丑陋男人的真情打动,米香经历着由“利用到真爱”的情感转变,但正当她开始憧憬新生活的时候,王驼子却不幸身患绝症。在影片之前举行的看片会上,不少观众认为陶红的表演细腻、生动,将一位苦情母亲的悲惨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

  日前,该片导演白海滨接受采访,与电影观众一起分享电影《米香》的创作过程。

  “嫁死”:功利社会的游戏规则

  “嫁死”这种骇人听闻的社会现实第一次真实、残酷地被搬上银幕,女人拿青春和肉体同婚姻和命运进行一场赌博,严酷的爱情选题下折射出底层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促使人们正视中国越来越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化。

  米夏和寨子里的几个寡妇,因死了丈夫,而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住上楼房开上小车。她们的“成功”在小范围内起到了示范效应,走投无路的米香在看到她们的幸福生活后,渐渐也向着这一游戏规则靠拢,同时人的良知和道德被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的无序社会所占据。导演白海滨认为,这个阶段的米香,从一个牺牲品的角色转而成为了“同谋”的角色,代表了朴素阶级在体制化和社会化之后,人性和道德的丧失过程。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变革中,人们在金钱的极度诱惑下,有些人的灵魂逐渐发生了变异。“嫁死”或“嫁给煤老板”都是可以看做在这一游戏规则下完成的“等价交易”。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的抉择当中,我们中间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前者。所谓“笑贫不笑娼”,便是惟结果论的功利主义最贴切的通俗教义。同时,在与王驼子的这场“嫁死”交易当中,米香认为自己没有谋财害命,违法乱纪,比之那些“小姐”要强不知道多少倍。所以不管从法律成本,还是道德成本上来衡量,米香都会认为这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交易。

  影片当中展现了一种掺杂着大量物欲甚至是惟物质第一性的婚恋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当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当中不在少数,它的产生源于中国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失衡,以及历史文化的断层给无数中国人造成的信仰危机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前一段张艺谋为选清纯女孩而发出的“漂亮的女孩都嫁给了煤老板”的感叹也是对此类社会现象的一种无奈。

  王驼子:在幽暗深渊的一缕亮光

  白海滨表示,剧中“王驼子”是一个完美的符号化人物。“丑陋的外表与美丽的内心之间冲突,让这个人物显得十分极致,可能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极其稀有,我们刻意去制造这种人格上的超凡化和不真实感,让他与米香等其他人物形成强烈的反差感,也是为了折射出影片对社会发展的向往和理想。这个角色就像是画画时的那笔高光,来表现主体反射光线的焦点。”

  影片当中,王驼子为了照顾自己的女人可以一晚上抱着米香的脚丫子睡觉,只为了米香醒来他能第一时间知道;他把残疾的米香的儿子皮娃子视为己出,对孩子付出了无比的父爱等等,这些情节作为铺垫,极力展现王驼子作为丈夫的善良、朴实、憨厚、忠诚、对生命尊重等等所有的美德,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主创对已丧失殆尽的传统美德的祭奠和怀念,同时也是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美好憧憬,“他的善与米香的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形成了整部影片最为核心的戏剧冲突”。

  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王驼子,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想着怎样为米香和皮娃子留一笔钱,让这个家在他死后得以维系。最后,他决定用自己的命来交换,付出自己命的交换,这个段落是该角色在影片当中的绝唱,同时也带领观众进入了整部影片的g.c。

  在制造“死亡”时,王驼子觉得对不住矿主,但为了“小我”价值实现还是假造自己的死。白海滨认为,这个角色的谢幕同时展现了人性的自私和无私。之于社会,他的死轻如鸿毛,之于家,却像如山轰然倒地。“对于米香而言,王驼子是上帝派来拯救她的天使,并在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交换,换来了米香与皮娃子后半生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让米香彻底脱离了欲望和贪婪,重新找回人性和良知”。

  米香:一把直指灵魂深处的利剑

  “米香这个人物不能以一般意义上的善恶二元论来定义。”米香这个人物和其所持的价值观是极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女人,长得一般,出身贫苦,因为生了个傻儿子被丈夫抛弃,她只能辛苦本分地干活,靠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和孩子,完全是一个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劳苦大众。看到同寨子的米夏,因丈夫死在矿井里而发达,米香终于找到改变命运的方式,“嫁死”是自己一生唯一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和傻儿子后半生衣食无忧。

  之后她便嫁给了王驼子孤身一人,又老又丑的汉子。“她盼着王驼子赶紧死,并且没有过多的负罪感和内疚感,因为她觉得反正在矿井里他早晚也得死。”白海滨表示,米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功利思想的缩影。在没有触犯法律,且运营成本和道德成本可以承受的前提下,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其实我们都像米香一样,想成为既得利益者,排队加塞儿,托关系,走后门,公权私用,都体现了这个社会以及大多数人,不遵守或破坏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白海滨坦言,米香的“嫁死”之路其实是对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拷问,“社会由我们每个人构成,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人与整个社会是同构的,个体的无序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无序,同时社会的无序又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现在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我们都应该反思自己,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都是米香,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同谋者和帮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米香把王驼子当成死人,当成交换未来幸福的工具。而王驼子对她无私的关怀,以及对皮娃子视如己出的爱,使米香渐渐开始转变,从“想让他赶紧死”到“想和这个男人好好过日子”。她不再让王驼子下井,想着以后一家三口好好过日子,虽然喝汤腌菜但过得舒心,但王驼子却在这个时候埋在井下死了,当看到王驼子上衣口袋中掉出来的那张诊断单时,米香彻底崩溃……对于这段情节,白海滨表示,这个段落是整部影片的戏核,也是最为震撼人心的一段。“王驼子死了,这个结果是米香最初嫁死的目标,宿命轮回,阴阳两隔之后,她才悟到自己生命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此时,米香的内心是痛不欲生,她找到了生命中最应该珍视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他。”影片结尾,米香带着皮娃子走了,而王驼子用命换来的钱却一直挂在矿上。对于这个结尾,白海滨说:“钱泛指物欲横流的世界,而米香没有拿走钱,代表过去那个“嫁死”米香已死,也表明了她与曾经那个世界的决裂。王驼子的死,让她重新找回了被欲望占据的人性和良知,皮娃子象征着未来和希望,这个寓言式的结尾也承载着我们对中国社会终将走向***与富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