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号称内地首部硬派警匪动作影片《西风烈》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作为高群书继《风声》后的又一部影片,自影片举行看片会后,便遭遇“板砖”与“鲜花”齐飞的尴尬,而针对一直在商业片领域进行探讨的高群书,也出现他在“临摹好莱坞”的声音,此外《西风烈》也因影片中植入的大量广告再度为人诟病。然而,导演高群书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却不以为意,针对《西风烈》广告植入硬度大的问题,高群书称“我也很不爽”。对于外界的攻击,高群书表现出一脸的玩世不恭,他说:“我有自信,所以敢调侃自己。”记者 孙帅
质疑1
模仿好莱坞?
“好莱坞B级片风格同中国本土观影习惯相结合”
记者:《西风烈》号称内地首部硬派警匪动作影片,你对这个定位是如何理解的?
高群书:中国电影还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工业状态,没有一个有序的类型片发展模式。张艺谋创造了古装武侠大片,宁浩创造了黑色喜剧,冯小刚创造了贺岁喜剧,除此之外就没了。中国最缺的就是警匪片,一直没做出成熟的类型,很多人认为拍警匪题材禁区太多了,但实际上拍什么都一样,《西风烈》是西部警匪片,实际上包含了三个类型:西部片、动作片和警匪片。这样的三个类型带有综合性,所以我做这部警匪片的时候,警匪都各显其能地表现自己,但是最终正义取胜。
记者:但是影片在媒体看片时遭到了质疑,很多人对它都不适应,你怎么看?
高群书:这种新类型是需要外界慢慢接受的,因为它不是一种常态的东西。大家来理性地讨论、批判,我都能接受,我不是不允许批判的人,但是大家不要因为某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个电影。接受某种类型影片就像喜欢吃某道菜,你需要慢慢地去品,品着品着你就喜欢上了。
记者:这些年,从你之前拍摄的很多电视剧,到电影《东京审判》和《风声》,里面的商业元素已经很明显,你也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商业片导演,你所希望的商业类型片是个什么样子?
高群书:在中国人看来,电影应该有其“社会价值”,并融入导演的个人表达,中国观众的观影传统还是想从一部电影里看出“东西”来。但是商业片的特点是,普通观众看一遍就能懂,很热闹,不过脑子,单纯的视觉享受。《西风烈》的风格在好莱坞算是B级片,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把好莱坞的B级片风格同中国本土观影习惯相结合?我认为这种结合是有效的。
记者:所以有人才会说你在模仿好莱坞?
高群书:我从来没说过《西风烈》临摹好莱坞电影,我说的是中国电影需要从临摹好莱坞开始。就拿原子弹来说,我们用了国外的核心技术制造了自己的原子弹,这算是抄袭吗?我有自信,所以敢调侃自己,但我没有照抄,片中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式的,这是抄吗?什么叫山寨货?模仿得比较拙劣的东西才是。我那是学习,是拿来主义,中国电影都是从临摹开始的。谁不模仿?黑泽明的《七武士》都借鉴了约翰·福特的电影。
质疑2
粗口带来不良影响?
“顺带的,不是特别强调”
记者:《西风烈》曾一度打出“硬汉”牌,影片对“硬汉”元素的刻画也非常多,就像《风声》一样,酷刑必不可少,硬汉就一定要用刑吗?
高群书:我不喜欢酷刑,反而觉得这是很女性的东西,只有借助了社会权利的人才能实施酷刑,酷刑太阴。虽然酷刑不爷们,但爷们要经过酷刑,过了肉体痛苦这一关才能达到灵魂的征服,这是必经的过程。为什么孟子说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就是要触及肉体,触及灵魂。
记者:《西风烈》有不少粗口,这也是硬汉们所必备的吗?就不怕影片带来不良影响?
高群书:每部硬汉片子里都有香烟和粗口,但粗口不是主要的硬汉元素。硬汉不是很精致的那类人,生活中有很多粗口,粗口是顺带的,不是特别强调的。而且在后期剪辑中,考虑到粗口对青少年的影响,倪大红的两段粗口戏还被删掉了。
记者:与你的前作《风声》相比,《西风烈》中的男人戏更多。《风声》上映时,就有女性观众表示不太喜欢,《西风烈》这部更男人的戏,你不担心流失女性观众?
高群书:其实这部影片就是要展现人在极端状态下的生存状态,体现一种理想与现实永远是冲突的概念。影片中有很多打斗、枪战和爆破,因此可能有一些女观众不喜欢,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女观众会喜欢的。
质疑3
彻头彻尾的广告片?
“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才会有对的植入广告”
记者:这些年很多影片都靠植入广告创收,你对《西风烈》的广告植入怎么看?
高群书:作为一部商业片,在好看的基础上还要创收,广告植入其实已经不是一种新形势,它早在全球的电影领域流行。大家对广告植入的争议颇多,是因为植入手法的问题。很多影片都遇到这个问题,包括好莱坞的一些大片,《西风烈》也遇到了这样的质疑。但总体上说,它还是不错的。
记者:影片中的广告内容是导演能左右的吗?
高群书:对于《西风烈》中某些植入广告,我也很不爽。可能止泻药广告的植入不太成功,太硬性了,现在看有点雷人,这一点我确实很遗憾。每个电影的操作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不是创作过程中能解决的。大家可以把矛头对准导演,但这个东西不是常态,我希望大家跳过去,因为这是合同的问题,这些都是合约里写好的,我们要尊重合约,有时候不得不妥协。
记者:除了止泻药的广告,还有一个吉普车的广告出镜率最高,甚至有外界指出《西风烈》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广告片。
高群书:吉普车在《西风烈》中出现长达四十分钟之久,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广告,但我认为这是影片中的一个道具,这应该算做一个植入很好的广告,甚至能和《007》等大片中的植入广告相媲美。其实很多电影都会遭遇类似的尴尬,但是既然《西风烈》要在国产商业类型片上做突破和创新,植入广告肯定不可避免。我的观点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才会有对的植入广告,我觉得,《西风烈》中这辆吉普车可以被称作是“第五名捕”,它的表现不逊于片中很多演员。
质疑4
事故频发 爆破技术很差劲?
“没有好办法 必须一次次地试验”
记者:《春天》剧组爆破出意外,有人指出,中国电影人拍电影太不管不顾,对此你的理解是什么?
高群书:意外的发生谁也不能避免,对于爆破戏的拍摄原则就是一个笨法子,必须一次次试验,没有万一。爆破戏是拍摄中危险指数最高的,除了导演之外,制片人、制片主任、动作指导都要在场,爆破师首先应该仔细检查用于爆破的材料,锯末、谷糠,应该提前几天筛选、晾晒,保证没有石子和玻璃碴在里面。这样即使万一有失误,也不会伤及演员。遇到必须有玻璃碴爆炸的戏份,爆破师必须通过反复试验测试玻璃碴飞行的速度、距离,以确定药量。
记者:近些年,剧组频繁出事故,单方面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好像都是片面的。你认为,最主要责任人应该是谁?
高群书:根本还是在于人的问题,很多爆破师其实不缺经验,但是越有经验就越容易掉以轻心,而爆破戏绝对不能凭经验。在《西风烈》中担任爆破师的是一位香港专业人士,干这行已经有几十年,之前在好莱坞《盗墓迷城3》剧组工作时也出现过经验主义的错误伤到自己。
记者:是不是国内的爆破设备也有缺憾?
高群书:受投资规模的限制,有些剧组在设备上不舍得花钱,设备老化严重。但也有人在设备上花了不少工夫,我记得冯小刚在拍《集结号》时就找到了韩国的特效组,用了气泵等新的爆破技术,也降低了工作人员受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