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落幕 爵士乐现在仍旧很冷

2010/10/19 16:05: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昨晚,为期10天的第五届“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北京落幕。黄勇介绍,经过五年爵士音乐节的调研,他总结出目前在北京,愿意花钱买票看爵士乐演出的大概在5000到8000人之间。

  昨晚,为期10天的第五届“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北京落幕。但如果您今天用百度搜索相关新闻时会发现,当输入“爵士音乐节”时,首页20条新闻中没有一条是关于北京的;当输入“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后,前三条新闻分别是关于南京、台中、珠海的,第四条新闻总算与“九门”有关,但却是2009年的内容。在网络时代,以上搜索结果也基本上反映了北京爵士乐的现状就像现在北京的天气——寒冷。

  被误解的爵士乐

  “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诞生于2006年,由北京爵士音乐家黄勇发起并坚持运作到今年的第五届。相比以往,黄勇和“九门”团队对今年的爵士节作了很大改动,比如场地方面从中山音乐堂一个增加到10个,涉及东城、海淀、朝阳甚至通州多个地区;增加了十几个乐队在三里屯VILLAGE和后海“东岸”的免费场演出,此外还开设了6个大师班的交流演出。黄勇希望能把爵士乐再往普通百姓怀里推一推,“往年观众大概五六千人,今年会多30%的观众。”但这样算下来,整个10天遍布北京的爵士音乐节观众也不超过8000人。爵士乐离北京市民依然很遥远。

  张熠明是北京中演娱乐公司的项目总监,“纵贯线”、五月天、陈绮贞、张震岳等多个成功的大型演出都有他的参与。在他看来,“爵士乐北京受冷”与大众的误解有关,“就像之前的摇滚乐,大家对爵士乐的概念也是错的。比如说摇滚就认为是暴躁愤怒,说爵士乐就是小资。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因此被忽视、放弃了。所以在国外一家老小一起看爵士乐的情况很普遍,但在北京爵士乐还是属于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文化基础的受众。”

  电台DJ张有待从1997年就开始在广播中做爵士乐节目,是媒体界最著名的爵士乐推动者。“爵士乐是最有智慧的一种音乐,对现在的文学、电影、美术发展都有影响。但中国人对这些内容了解得太少,也就少了重视。我相信如果告诉他们,毕加索、杰克·凯鲁亚克、约翰·金斯堡都是被爵士乐所启发,进而又改变了现在的艺术方式、思维方式,会有更多人产生了解爵士乐的兴趣。此外,大多数中国人不习惯听纯器乐作品,也因此否定了爵士音乐。但我相信,如果把中国人的爵士乐这道门打开的话,会激发非常多的创造力。”

  是谁在听爵士乐?

  黄勇介绍,经过五年爵士音乐节的调研,他总结出目前在北京,愿意花钱买票看爵士乐演出的大概在5000到8000人之间。这些是“死忠派”,就算不作任何宣传也会来看“九门”。而且在年龄上也并不是传统上认为听爵士乐的都是中年人。“因为爵士乐在中国算是新鲜事物,我们的受众中20岁到35岁之间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内音乐家方面,黄勇说在2006年首届音乐节时,貌似有好几个乐队演出,但其实几乎是十几个音乐家不同的排列组合。但到今年,已经有18支不同的国内乐队参加演出,仅北京本土乐队就有12支。“爵士音乐家虽然也要靠教学、录音赚钱,但单靠爵士乐的收入相对来说比很多摇滚乐队要乐观。而且各地已经有了更多人加入爵士乐阵营,明年音乐节我已经准备联系昆明、贵阳、沈阳、西安、广州、成都的年轻音乐家来北京演出。”

  爵士乐可以卖楼,更可以听

  在观众较少、但爵士乐内部正慢慢发展的情况下,怎么让更多人听到爵士乐?怎么让合适的品牌介入爵士乐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张熠明认为,如果有可能,台湾乐团“五月天”的模式可以尝试。“五月天在当年还不火的时候免费在全台湾高校做了一百多场演唱会,演到后来,高校学生都毕业了、上班了、有钱了,都成他们的歌迷了。而且相对摇滚乐来说,爵士乐更适合当背景音乐播放,更适合校园以及大品牌的企事业单位。但这需要一个不短的积累时间。”

  张有待似乎担起了更多的日常推广爵士乐的工作。他在广播中做过《爵士列车》、《午夜蓝调》,现在每天在调频91.5做《爵士春秋》。此外他还把节目放到了豆瓣音乐人和MYSPACE网站上。现在他在豆瓣的收听人数已经达到15000人。张有待还发现一些地产项目有可能成为爵士乐的合作方,“我看一些地产项目起名都叫‘波萨诺瓦’、‘蓝调山庄’之类的,就说明地产商在拿音乐和文化说事儿,想向客户传达一种文化。爵士乐受众定位和市场消费者的认同是存在的,就看怎么结合在一起。”

  张熠明则在现场观察到,因为今年爵士节与一个奥迪4S店合作,现场出现了不少奥迪车主。“这比以往是一个好的现象。其实高档汽车、洋酒品牌都很适合与爵士乐合作。”

  黄勇自己则更偏向坚持音乐节的单纯。“我本身是一个乐手,不是商人。我坚持做‘九门’一是以国外文化发展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爵士乐会成为一个普及的文化生活方式。我相信有真正企业文化的品牌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还有更重要的,我相信爵士乐会给当代中国音乐和民族带来无穷的力量,所以如果品牌不合适,哪怕它给我一百万我也不会合作。” 本报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