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忙着《非诚勿扰2》后期制作的冯小刚应朋友之邀,昨日千里迢迢来到成都为某高端豪宅揭幕捧场。年年来成都,冯小刚不仅仅是为了宣传其新片,更会忙里偷闲来打高尔夫,他坦言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喜欢吃川菜,还笑言会考虑在这里买房居住。对于即将到来的贺岁档大战,冯小刚坦言希望三部大片能够共赢。
成都工作和生活两相宜
冯小刚每年都来成都宣传自己的新片,昨日他透露,除了工作,其实他休闲时也常跑到成都来打高尔夫:“北京天冷了,打不了高尔夫,而成都的冬天还是一片绿色,那么湿润,这让我们挺羡慕的。我每年都来成都,觉得成都一直稳稳当当地在发展,特别宜居,工作生活两不误。”冯小刚还透露,自己特别喜欢吃川菜,挺能吃辣的,因为“川菜就像我的性格,我就喜欢火爆的菜。”
据悉,《非诚勿扰2》的后期制作将在本月底完成,影片上映前,冯小刚会带着剧组主创再次来成都与蓉城观众见面。对于观众最喜爱的葛优是否会一同来成都,剧组也正在协调。因为今年三部贺岁片中葛优都是主演,而他又有恐飞症,出门全部坐火车,因此各地高强度的巡回宣传就成了体力活,想要“全勤”也不太现实。据悉,葛优将根据时间,选择性地出席一些城市的宣传,“到时候我们在天上飞,他在地上追。”
不再预测票房“由公司说吧”
在娱乐圈,冯小刚是有名的“小刚炮”,性格直爽、口无遮拦,如今他又成了“微博()控”,语言风格受到网友追捧。每部新片上映前,冯小刚预测票房时的豪气和惊人数字,都会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唐山大地震》开拍之前,他就喊出6亿元票房,当时被不少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结果他超额完成任务。
如今《非诚勿扰2》即将上映,冯小刚这次却对票房话题三缄其口。对此,冯小刚表示:“预测票房这事儿,《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还觉得挺爽,现在呢,我觉得预测这事还是由公司来说吧。因为华谊是上市公司,我又是主要股东,现在再说票房这事儿,就怕有误导。”当记者告诉他,他很可能成为国内首位年票房过10亿元(《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的导演时,冯小刚一乐:“这话你说可以,我可不能说。”
希望贺岁档三部大片能共赢
内地电影贺岁档市场,可以说是冯小刚打造出来的,从《甲方乙方》开始,一年一次,年底看冯小刚的喜剧,好像已成为一种“新民俗”。在冯小刚精心耕耘下,贺岁档也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一座票房金矿,吸引了各大导演、各种类型影片扎堆上映。尤其是今年,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姜文的《让子弹飞》与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三部大片接连贺岁,竞争相当激烈。
不过,正当众人津津有味地准备看这部贺岁档“三国”好戏时,冯小刚却早已把竞争对手变成了盟友,他主动表示,自己会买票看另外两大导演的新片。冯小刚说:“我们很熟,常见面。我还是希望见面的时候大家都好,喝酒时都开心,别你的片子大卖了我的赔钱了什么的,如果有一个人失落,这酒喝起来就没意思了。我希望我们仨端起酒杯是一个共赢的结果。如果能实现这个局面,对于整个市场,对于中国电影都很有意义。”
有趣的是,继《阳光灿烂的日子》后,冯小刚又在姜文的新片《让子弹飞》里客串了一个角色,他点评姜文说:“姜文是个非常有激情的导演,他很能激发演员的热情,就像对我这样的非职业演员,他也给予了充分鼓励。”对于陈凯歌,冯小刚则说:“毫无疑问,他是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我也非常期待《赵氏孤儿》,希望观众能喜欢,票房好。”
谈新五年计划 想尝试更多类型电影
日前,冯小刚与老东家华谊兄弟续约,将再拍5部新片,平息了“远走高飞”的传言。冯小刚坦言,这已是他与华谊第三次续约,意味着他差不多将在华谊干到退休。他说:“创作这东西就算一年拍一部也挺闹心的。5年时间可不短,我不想给自己压力。”
三次与华谊签约,其实也代表着冯小刚电影的三个阶段:最初全部拍的是冯氏贺岁喜剧,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此后,冯小刚拍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从喜剧转向悲情,从调侃转向严肃,依然取得成功,也让观众看到了冯小刚导演艺术的另一面。对于自己的“新五年计划”,冯小刚坦言,想尝试更多类型的电影,他说:“这也不矛盾,过去那种也是自己想拍的,如果自己都不想拍的,拍出来肯定没法吸引观众。不是说公司就希望你拍一种片子,他们只希望你拍出来的观众喜欢就行。现在资金更充足,空间也更大了,可以尝试更多类型。”
如今,冯小刚三个字几乎意味着票房口碑双丰收,这一“稀缺资源”也吸引了各方争相合作。目前,重庆方面正积极邀请他来执导一部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电影,对此冯小刚表示:“根据我多年经验,一切都得先看剧本。题材摆在那里,大家都知道,在没剧本前一切都是空谈。”不过,他主动旧事重提,说起一部他一直想拍的电影——刘震云的《温故1942》。“我每拍完一部电影,和老板谈下一部拍什么时,都会说起《温故1942》,剧本都是现成的。”多年来,他一直和刘震云在策划这部电影,还到各地做过采访。冯小刚认为,《温故1942》不能简单地用喜剧和悲剧来定义,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冯小刚希望这个夙愿能在“新五年计划”期间完成。
本报记者 卫昕 摄影 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