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剧照
先说一个真事儿。上周六(12月4日),一个朋友和他爱人去看《赵氏孤儿》。等待入场时,涌出一帮刚看完电影的观众。一个年轻女子冲着老公(也可能是男朋友)火冒三丈,“我跟你说《 大笑江湖》比《 赵氏孤儿》好看,你不听,瞎耽误工夫。”男人一边陪着笑脸,一边辩解说,“就不能允许我犯一次错误?”女孩更火了,“问题是我已经告诉过你了,你这种行为是知错犯错。”捏着两张《赵氏孤儿》的票,朋友和他爱人尴尬地对视。
两部打头阵的贺岁片《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相隔一天上映,票房大战难免。记者从有关院线获悉,先是《大笑江湖》略占上风,之后《赵氏孤儿》微微居上。到目前为止,两部电影票房上基本打了个平手。或许是因为票房之争的惨烈,日前才爆出了《赵氏孤儿》偷挪票房的新闻。
本周二(12月7日),有人上传了一段视频:有观众在石家庄某影院购买《大笑江湖》的票时,售票员却出了《赵氏孤儿》的票。视频发布后,《赵氏孤儿》出品方之一的星美影业派人赴石家庄调查。但该影院工作人员表示,负责市场的经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就此事进行沟通。 另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由于该影院两个影厅新装修,人手不够,一个只上岗两天的工作人员由于流程不熟悉才出现了这种失误。影院还称,事件发生后那名工作人员已经辞职,但影院拒绝提供其联系方式。
此事爆出后,有人指责《赵氏孤儿》偷票房,而《赵氏孤儿》则称有人在炒作。与此同时,“部分影院长年偷挪票房”的话题也浮出水面。有业内人士称,这早已是行业内人尽皆知的潜规则,根本不是新闻。只是因为很多人都身处利益链条中,所以一直没人揭露。
据了解,所谓“偷挪”票房,分为“挪票房”和“偷票房”两种。“挪票房”是指把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算到另一部电影当中。这种做法,业内人称“搬砖”。而“偷票房”,则是影院私自出售不与片方进行收益分成的电影票,所得票款全部归影院所有。
观众看A 电影,影院却给你B 电影的票,这种方法是最笨的,因为很容易被发现,风险较大。业内资深人士称,更高级的挪票房方法是在团体票上做文章,例如某单位发给员工 200张团体票,影院不管观众最后看的是什么片子,票房收入却可以记到他们想增加票房的片子里。还有一种做法是,影院针对会员进行电影票预售,会员票上有些有电影名。但也有些没有电影名只标明哪个厅,无论会员看什么片,预售的票款都可以转到某部电影的账面上。另外,更为专业和高级的手段是进入电脑票房统计后台终端修改数据。
业内人士透露,挪票房的最初原因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对影院放映国产片指标的考核。据了解,电影局每年会评选出优秀发行单位(发行公司)和优秀放映单位(影院)。被评为国产影片放映的优秀单位,将分别享受到一年期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全年电影票房的 5% )先征全返、返 80% 、返60% 三个档次的优惠。因此,一些影院会把销售出去但没有被兑换成电影票的代金券、优惠券统一划归到国产电影的名下,甚至个别影院还会把进口片票房挪到国产片名下。另外,某些影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分账,会把获得分账少的电影票房转移到分账多的电影票房上。
就偷挪票房一事,本报记者 12月11日采访了我省某大院线的一位副总经理。她称,这种事在该院线绝不可能存在。 一是现在都是电脑售票,票房作假很难;二是一部大片上映时,片方都会派职业监票员专人盯守,每天几场,每场卖出了多少票,片方都很清楚。另外,这位院线副总经理还称,哪部电影的票房都是钱,挪来挪去没什么意思。对于一个大的院线来说,票房作假得不偿失,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我们不干。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另一大院线的一位工作人员,记者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她称,这种情况在某些地方和一些影院应该是存在的。但她同时表示,《大笑江湖》和《赵氏孤儿》的票房差不多,院线和片方的分成也相差无几,看不出在这两片之间偷挪票房的必要性。
《赵氏孤儿》偷挪票房一事,目前可谓真假难辨。但已知的事实是,导演陆川曾在微博上指出,某部电影就从《南京!南京!》的票房中获得了利益。今年6月,成都的某家影院也发生了利用团体票挪票房的事件。事发后,该影院和所属院线作了内部检查,并被处以数倍的罚款。
据了解,电影局正在酝酿成立一个票房监理公司,以第三方的身份,负责监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场中的行为。该公司由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牵头负责组织。
本报记者 戴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