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巨制《让子弹飞》,继16日上映首日票房爆收3018万后,影片好口碑迅速蔓延。首周末出现井喷现象,周六当日票房预估已肯定超过6000万,打破了阿凡达今年1月9日创下的5760万的单日票房纪录,且截至周六中午该片仅花了两天半的时间票房过亿,以至于除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票房重地外,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影院也出现排长队购票的“子弹现象”。
2000年,《鬼子来了》,上不了;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看不懂;2010年,姜文要努力抹去以上这几个字,于是《让子弹飞》诞生了。作为导演,姜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却只有四部作品,所以姜文称自己为“业余导演”。但与数量上的低调相比,质量上却十分高调,似乎在中国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导演,所以有网友给“业余导演”前面加了一个定语——中国最牛×的业余导演。的确,在《让子弹飞》不断刷新票房历史的瞬间,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文艺导演的毁灭,而是一个文艺导演的重生。
兄弟眼中他不光是嘴上说的牛
危笑,该片的编剧兼副导演,他是姜文口中的“好兄弟”,姜文则是危笑口中的“老大”,谈到“姜老大”,危笑说:“他对于一场戏的把握,和对演员的情绪调动就跟上帝似的,但不是滥用权力的上帝,是给你带来欢乐的上帝。”
事实上,从作品诞生之日起,姜文就显得高人一筹。他的作品全是改编于小说,但基本上都是原小说给他一个由头,一个场景,一个时代、氛围,一个气味。然后,他改编出来的就完全是另一个东西。
在29岁的时候,姜文把自己关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然后把王朔6万字的《动物凶猛》,改成了9万字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后来看过小说和电影的人都发现,《阳光灿烂的日子》跟《动物凶猛》那么接近,但却不是同一个东西。这一次,《让子弹飞》故事雏形是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但电影出来,完全是两回事儿。姜文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在抄,我脑子里看见东西,听见声音,我就抄,好像上帝捏着我的手书写!”
危笑坦言,从《太阳照常升起》到现在,姜文给予他一个很爆炸式的成长,“他让我知道,一个导演不是光说自己多牛,然后束之高阁就行了,他得和观众交流,让观众投入,高兴。”
制片人眼中他已入了电影的俗
制片人马珂,片中葛优的傻儿子,他告诉记者,拍《让子弹飞》,姜文花了60多万尺胶卷,这样大手笔在很多导演里是没有的。正因如此,马珂说:“商业和艺术界限在姜文身上没那么清晰的体现,好电影必须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只能用很纯粹的心态才会做出好电影,这才是最重要的。”《让子弹飞》是姜文拍戏17年间拍的第一部商业影片。谈到《让子弹飞》的转变,姜文在受访时曾说:“入乡随俗嘛,入电影的俗。”一句话意味深长。不过,尽管是商业片,但影片中还是能看到姜文难以割舍的文艺情怀,鹅城妇女开城迎客时的那一段击缶表演,人物夸张的造型和表演风格充满了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汤师爷死在白花花的钱堆里,俨然“哈姆雷特”式的舞台设置。此外,影片中撒钱收钱、撒枪收枪等桥段都让姜文的文艺片导演气质展现无余。“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就求一个质量。不能说那么破一电影,你也让我看,我可以不看吧。社会在这方面有强烈要求,正好也合我的心愿,我愿意给他们弄一高级片子来看,高级片子要照顾眼睛,台词没废话,服装挺讲究,摄影挺讲究,剧本挺讲究,演员也挺讲究,同样价钱,我干吗不拍一讲究点儿的呀?”这是姜文的原话。
对手眼中他拍商业片是我最大的威胁
几年前,冯小刚曾说:“他(指姜文)如果想通了要好好拍商业片,就是我的最大威胁。”
私底下,冯小刚亦经常对人说,最服的人,就是姜文!当年,姜文曾邀请冯小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客串老师。时隔十数载,冯小刚已成为内地国产片的票房大腕,而姜文虽只执导过四部片,但名气却无人能及!姜文请冯小刚再次客串,正好是他终于向票房妥协的表态;另一意义,是兜兜转转多年之后,发觉原来当天分道扬镳,终归还是要走上同一条路!
姜文“少产”的原因一部分归于他对影片偏执狂的高要求,另一部分则是投资方对姜文电影大众性和商业性的不确定。
如冯小刚所想,坚持走文艺片路线的姜文突然开窍,他果真“随俗”。针对《让子弹飞》的票房前景,有业内人士已将目标指向4亿元。很明显,姜文已用“自恋”的“霸气”开始向商业片市场宣战。
妻子眼中老姜带来了一部成人动画片
同样是如今中国电影界流行的“上阵夫妻档”,人家这两口子就让人看着很顺眼;当丈夫的,既没被媳妇添了是非,也没给媳妇添了是非。
对于《让子弹飞》,最高的评价莫过于“交口称赞”,不过谈到具体喜欢哪里,不少男性影迷喜欢的则是这部电影颇有些游戏精神。对此,姜文的妻子周韵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我们有两个儿子,一个4岁,一个2岁,这两年我们陪他们看得最多的就是维尼熊和跳跳虎(其实是动画片连续剧)。他对我说过这两部动画片对他很有影响,他觉得他也可以弄一个这个,后来出来了子弹版的维尼熊和跳跳虎,但不适合我儿子看。”那就是这部成人版的动画片。
这一次姜文落地了,但他仍保持着一种儿童的姿态。比如,《让子弹飞》开始,一个大烟囱冒着蒸汽隆隆前进,随后两节“豪华列车”露出真面目:八匹雪白的高头大马拖拽着火车在碎石和铁轨上奔跑,而烟囱冒着的蒸汽其实来自车厢里一个巨大的火锅……马拉火车、蒸汽火锅,先进与落伍,荒诞与奇情,姜文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观众拉到了一个异想天开、恣意狂欢的时空。
17年,姜文用心血浇灌出了四部作品,只不过在他遇到爱后,他用以掌控镜头的大脑已不再冷酷,时不时爆发出的幽默,也会让人感到温情。
本报记者 高宏
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