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将正式开播,在由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以及英国BBC纪录片、NHK纪录片等构成的“国际阵营”中,亮出了中国面孔。
与频道同时破茧而出的,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自信。中国纪录片已踏上“出海远征”之路,开始在全球语境下寻求认同与共鸣。
“国家的相册”,记录时代心跳与表情
有人说:纪录片是历史的草稿;有人说:纪录片是所有电视节目中最难做的一种。
央视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始于1980年的《丝绸之路》。而后,1983年的《话说长江》,1991年的《望长城》,1997年的《邓小平》,2005年的《故宫》,2006年的《再说长江》、《大国崛起》,2007年的《森林之歌》,2010年的《公司的力量》……一系列纪录片,伴随着国人对历史命运与未来道路抉择的思考,深深镌刻在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中。其中一些经典作品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集结成“一个国家的相册”。
“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这些作品非常出色,具有典型的中国式风格,即显著地偏向新闻和人文,寄有某种浓烈的情怀。”Discovery (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对3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印象。但他同时善意地提醒,太固执于一种特定的模式,会局限未来的发展。
“现代中国”,在好奇的目光下进入国际视野
“神奇的”中国,是国际同行们向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祝贺时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词。正如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亚太区及中东区总裁白桦乐发来的信中所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这个全球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现在随着这个专业纪录片频道的诞生,将会满足世界上很多观众的胃口。”
“外国对中国充满了好奇。”采访中,张方告诉记者,但是,好奇的出发点还停留在“好莱坞电影”式的宣传上,对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陌生的。
外国人拍摄的题材即是证明。从2004年至今,共有《长城》、《建筑奇观中国篇》、《非凡奥运》等20多个小时的纪录片节目在全球各区的Discovery频道播出。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看出,海外市场关注的焦点才刚刚开始从“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偏移。
“中外纪录片最大的区别不是设备和技术,而是创意。”张方说,“要学会用他者的眼光来看自己,要想办法向别人很好地介绍自己。”
或许已经借鉴了海外市场的经验,记者从先睹的排片表上可以看出,央视纪录频道的题材风格与Discovery、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较为接近,偏重于地理历史、景观人文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传播,如:由央视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合作,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6集),全景式展现中华玉文化的《玉石传奇》(8集),深刻解读颐和园艺术、文化和历史内涵的《颐和园》(6集),探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12集),从经济视角解读秦汉帝国兴衰历史的《帝国的兴衰》(5集),全息纪录“南海Ⅰ号”宋代沉船的发现、考察和打捞保护过程的《南海Ⅰ号》等。
真诚与生动,国人期许担当社会责任
据悉,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后,预计首播节目总量为1600小时左右。央视将为之每年投入巨额节目生产和制作运营的经费。推动我国纪录片市场走向繁荣,迈向国际化。
不过,在国人眼中,国家级别的纪录片平台不仅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肩负着梳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以真实影像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真实的、可信的、流畅的、让人心动的;它厚今但不薄古,抓小却不放大;现场实录多些再多些,‘情景再现’少点再少点。”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景錡认为,这才是“像纪录片的纪录片”。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表示,希望央视纪录频道能够“多向公众讲一些人的故事”:“因为中国的变化是人的工作、人的努力造成的。如果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我想外国人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我们中国人也会懂得我们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则希望摄像机能够下到中国的乡村、山川,把中国文化所创造的博大与精深、为我们已知和尚未知的都采集下来,“告诉给世界”。
理性与感性也许并不矛盾。“中国式”纪录片的血液里永远奔流着道义的呼喊,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现世关照,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中国的眼睛和声音。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
(本报北京12月2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