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成功导演身后 几乎都有一个“他”(图)

2010/12/31 11:05:3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   60万尺胶片、4200多个镜头,《子弹》以刷新国产片纪录的成绩终于拍完了,姜文却跟马珂说,他需要6个月来剪片子。担任商业大片《无极》的制作人则给了陈红机会彻底贯彻自己在美国学到的产业化电影的制片思路。

  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全球代言人,人称“国师”的多面手,掌管从奥林匹克到城市山水和百老汇歌剧等若干视觉系统;一个是身份不断变换,从药剂师、外企经理到横跨地产、医药、食品行业的成功商人,最后却成为创造营销奇迹、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制片人。在全球电影观众的眼中,“张艺谋”几乎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但张艺谋背后缺不了的正是商业“推手”张伟平。

  掐指算来,张艺谋和张伟平相识近20年,但两人真正的合作始于1997年。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两人开始了《有话好好说》的第一次携手,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3年的“一对一”合作。

  谈及当年的情景,张伟平至今记忆犹新,“那天艺谋去谈一个事,路过我们家。他因为去早了就到我们家坐一下,我问他最近干什么呢?他说弄了个片子,投资落实不了,一会儿要见一个人。我说怎么样,靠谱吗?他说,看样子也不太行。我说要不然我给你投吧。他说电影跟你的房地产不太一样,要是搞砸了,就只剩下拷贝了。我说这没有关系,你需要就给我打个电话。 ”

  一个星期后,张艺谋果真给张伟平打了个电话。随后,张伟平停了自己的两个地产项目,给张艺谋的电影《有话好好说》投资了2600万人民币。当时,张艺谋因为刚刚和巩俐分手,海外投资商对他信心不足,资金迟迟不能到位。而张伟平不仅很快把钱打到剧组的账上,还在影片里友情客串。

  然而,两人的第一次合作却没有取得成功,影片赔了1800万。好在,张伟平还有踏实的经济后盾——自己的航空食品、医药和房地产生意有着稳定而丰厚的利润,投资张艺谋的电影即便失败也不至伤筋动骨。 “这件事情让我们反思。第一,有全明星阵容不一定有好票房。第二,必须开始打造张艺谋的个人品牌。 ”张伟平说。同年,“新画面影业公司”在北京成立。

  打造“张艺谋专卖店”

  1999年,张艺谋导演生涯里唯一在一年之内拍的两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开拍了,依然是张伟平给他投资。这两部文艺片的投资加起来也没《有话好好说》多,更没启用任何一个明星演员,却为张艺谋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二座金狮奖。

  不过,这两部电影仍然没能盈利,直到2002年的《英雄》扭转乾坤。影片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所谓“商业大片”时代。它不仅是张艺谋电影商业上的转折点,也是张伟平和新画面公司的转折点,更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转折点。“《英雄》前后将近3个亿的投资,2000万宣传费只占不到10%。按照国际惯例,这个数据是30%左右。这说明,中国电影要赚钱,光靠影片质量已经不能独立支撑,发行和销售同样重要。 ”回首当年,张伟平这样说。从2004年开始,《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和观众见面,而对它们的市场运作,其实都是《英雄》营销模式的重复和升级。

  “新画面”的命名者是张艺谋。成立至今,这家公司只做张艺谋的电影。2008年,张艺谋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新画面”就一部电影都没有开拍。直到2009年投拍了《三枪拍案惊奇》,今年拍了纯爱文艺片《山楂树之恋》,明年1月又将正式开拍高成本的《金陵十三钗》。

  其实多年来,也有很多知名导演和新画面公司谈过合作,但都没成功。说白了,“新画面”就是一家张艺谋专卖店,张艺谋电影是“新画面”唯一的产品。对于张艺谋的影片制作,制片人张伟平甚至“一不看账本,二不看剧本”,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彼此的信任和默契。不出意外,“双张组合”将持续到张艺谋导演生涯的终点。张伟平说,“我们谈到过,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或者看别人拍的电影。 ”

  陈凯歌&陈红

  夫妻俩忙得顾不上相互呵护

  最初只想帮帮陈凯歌

  在中国电影界,陈凯歌加陈红的组合,相对一般的朋友、兄弟组合而言,显得比较特殊,因为他们是一个导演、一个制片人的夫妻档。从2001年的电视剧《吕布与貂蝉》起,陈红还接连担任了电影《和你在一起》、电视剧《和你在一起》的制片人,2005年的《无极》虽然没有获得好口碑,但总制片人的位置让陈红上了一个新台阶。而2008年的《梅兰芳》和今年的《赵氏孤儿》终于让夫妻俩扳回一城。其实,陈红最初做制片人的目的是出于个人和家庭考虑,是想帮陈凯歌把关,以避免陈凯歌陷入电影投资“黑洞”。

  不过,早在2000年之前,陈红就试图从一个单纯的演员向 “制片人加演员”转变,“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做制片人的想法,一部影片从无到有对我是很神圣的事情。 ”于是,陈红利用在美国生孩子的机会专门学习了半年制片管理。陈凯歌在国外拍戏,陈红也没闲着,她进入米高梅公司拍摄制作的大片《温柔地杀我》剧组,学习国外商业大片的融资方式、管理方式。而这些学习让陈红感到,做制片人真的很有意思。

  担任商业大片《无极》的制作人则给了陈红机会彻底贯彻自己在美国学到的产业化电影的制片思路。由于《无极》除了国内的投资,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的境外投资,陈红需要代表这些投资人对预算、进度、质量等各方面负责。 “每天拍完戏都得写报告,报告各项细节的进展程度,每天还必须向保险公司备案,因为我们买了保险,所有的章程都很严密。 ”夫妻档成剧组大忙人

  从演员到制片人,身份的转换给陈红也带来了性格上的转变,“做了制片人,我最大的变化是性情变得更加温和了。做演员的时候,是以个体出现,不顺心拍屁股就走人;现在做什么事都会有一个整体观念,要顾全大局,所以个性会变得圆润了许多。 ”

  于是,陈红和陈凯歌这对夫妻档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他是从整体的艺术把握来抓,除了导戏,还要跟服装、化妆、道具等各部门沟通,拍摄结束还要写分镜头。我是从整体的生产来抓,比如进度、质量、人员调度、场景安排等。 ”但制片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陈红就坦言,“原来当演员再累,还是能倒头就睡。可如今一躺下来,几百件事情就涌上来,有时候想到什么点子,还得马上用笔记下来。 ”

  夫妻同在一个剧组,担任的又都是导演、制片人这样的重要角色,两人往往是剧组里最忙的人。她抱怨道:“我跟凯歌已经顾不上相互呵护了,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看我累成现在这样子,凯歌也挺心疼的。好在我们都很享受这个工作过程,所以心里还算有点安慰。 ”

  “双陈组合”不仅在导演和制片人的角色上配合默契,在导演和演员的身份上也游刃有余。从《无极》到《梅兰芳》,陈红都在自己的影片中担任角色。虽然已经不是主角,但陈红笑言,此举并不是为了省钱,更不是因为自己是制片人,“当然也不是因为我是陈凯歌的老婆,他才选我演。还是因为合适,如果不合适,我也不会去演。 ”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