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海报
本报记者 戴玉亮
日本有《狐狸的故事》,法国有《熊的故事》《迁徙的鸟》和《帝企鹅日记》等,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它,就是山东人制造的《天赐》。
2011年1月23日上午,在济南的严冬里,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天赐》主创人员来到新世纪电影城与省内众媒体见面。导演孙宪讲述了这部电影背后创作的辛酸故事。
七年拍摄,两年后期
见面会现场的背景板上写着一句话“山东力量历时七年打造”。据了解,这个七年其实只是《天赐》的拍摄时间。2002年5月2日,当孙宪等人登上威海东部海面的海驴岛首次接触到黑尾鸥时,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山东一带的黑尾鸥是候鸟,每年3月到8月到岛上繁衍生殖。在拍摄了三个夏季后,2004年9月,孙宪改变初衷,决定拍一部关于鸟的故事片。设备也由标清升级为高清,与此同时,之前拍的所有素材无奈舍弃。之后的2005年至2008年,孙宪等人用四个夏季的时间拍出了几千小时的素材,最后将它们精简为400小时。在这400小时的基础上,他们又用两年时间剪出了最后的85分钟成片。
孙宪、王建涛和于辉是《天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三位主创,都是威海市环翠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普通员工。正是他们三人在孤岛上的常年蹲守,才促成了这部电影的诞生。三位籍籍无名的业余电影人的劳作,最终在后期制作阶段感动了大家,并得到了数位腕级影视歌坛人物的支持。
影坛才女徐静蕾为《天赐》无偿配音,是这部电影除了那只小鸟外最重要的角色。谈到这次合作,孙宪介绍道,“在拍摄工作完成后,粗剪前,曾想请徐静蕾来作这部电影的导演,但当时她正忙着拍《杜拉拉升职记》,实在没空。去年4月《杜拉拉升职记》热映期间,我们再次联系到了徐导,她二话没说,就走进了录音棚,而且很快就融入角色之中,顺利完成配音。”
除徐静蕾外,歌坛天后级人物谭晶演唱了《天赐》主题歌《通天的道》。而创作这首主题歌的,则是曾为张艺谋申奥片作曲的著名作曲家陈彤。
“感谢那只鸟活到了今天”
“感谢老天让那只鸟活到了今天,要不然也不会有这部电影。”孙宪称。
《天赐》讲述了一只黑尾鸥从破壳而出到飞上蓝天的整个过程。
孙宪说,“我只是想讲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把我看到的鸟的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生命是平等的,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受到尊重。这是我多年来对自然,对鸟的理解。”
在电影《天赐》中,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残酷和动物为生存不懈的斗争。小黑尾鸥原本一家五口,但在它成长过程中,先是父亲在捕鱼时咬中鱼钩葬身大海,紧接着大哥被一条蛇猎杀,之后二哥又被另外的大黑尾鸥摔下悬崖身亡,最后它的母亲在与一只大鸥进行了激烈的打斗后跳崖自尽。无奈之下,小黑尾鸥独自承担起生活的所有重压,鼓足勇气,飞向茫茫大海。
孙宪说,“这个片子里全是鸟,没有一个人,鸟是绝对的主角。鸟不可能被人导演,人只能跟着鸟转,鸟引导着我们的镜头。因此,与其说我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不如说鸟才是真正的导演。”
《天赐》最大的力量,也是唯一的力量来自真实。全片所有镜头都是孙宪等人的实地拍摄,而且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东西。曾经有一个小黑尾鸥破壳而出的镜头,想制作一个一道光芒照进黑暗的蛋里的画面。剧组委托特效人员制作出了一组特效镜头,但最后经过斟酌还是去掉了。《天赐》艺术总监宁敬武称,“一个主观色彩的写意镜头会给所有的镜头打上问号——还有多少镜头是特效加工的?或者是合成的?因此七年真实记录的价值就会被怀疑。尽管这是部故事片,特效镜头又是个时髦而又悦目的构成,但最终只能忍痛割爱,以保证全片视觉素材的真实性。”
获了奖自己不知道
2010年9月,在德国科隆电影节上,《天赐》从1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夺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当时剧组因为经费问题,只有孙宪一个人到了德国。
谈到这次经历,孙宪说自己还在现场闹了个笑话。孙宪说,“我英语很差,德语一句不懂。当时主持人宣布《天赐》获奖时,我听不懂,还在那儿拿着个DV机拍别人呢。后来主持人发现没人上台,又念了好几遍,幸亏中国代表团的一位同行提醒我。其实,我压根也没想到自己的片子能获奖,还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奖。”
《天赐》日前已卖出了在北美地区的版权,然而对于本片在国内的票房形势,孙宪显得忧心忡忡。《天赐》原本要在去年的暑期档上映,但发行方华夏公司力主将本片推到贺岁档上映。尽管实力最强的华语贺岁大片已渐行渐远,但目前仍有《创·战纪》《纳尼亚传奇3》等好莱坞大片及《新少林寺》《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产片霸占着市场的主要份额。
“为什么国内电影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差别这么大?”见面会结束后,孙宪私下里一脸迷惘地问本报记者。记者向他建议说,“就是这样一个现状。你最好把《天赐》卖到欧洲去,这部电影在那儿肯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