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华教授撰文批春晚 语言类节目导演马东斥其不靠谱”的新闻,登上了很多娱乐网站的头条,所有的尖锐直指一个曾经让春晚笑翻家家户户的喜剧表演节目——小品,它也曾经让中戏、上戏、北影、上影的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本来考学生表演能力的作业,一个用来解释教学理论与编导演实践的课堂实验项目,怎么就能在一夜之间在全国赢得了个“碰头彩”。
事情的起因,是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公开发表评论文章,点名对兔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提出质疑。而马东则开通博客发表回击文章。围绕春晚小品,他们一个批评导演策划“俗”,一个回应所谓教授批评不过是真人版的《专家指导》,两人都措辞激烈,惊得网上网下热议一片。
春晚到底好看不好看,年年都能从正月初一吵到十五。在传统年味渐渐淡去的今天,吵的热闹,骂的凶,恰恰说明了很多人已无法摆脱对春晚这个“新年俗”的依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
教授vs导演,小品到底好不好
肖鹰的评论文章将火力集中在了赵本山的小品与春晚对待“知识界精英”的态度上。在文中,他对春晚导演把“知识界的精英”排斥在收视主体外的看法进行了抨击,并在文中质疑“多年以来,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对于“小品王”赵本山,肖教授的文风更显泼辣,他不仅在文中指出近两年的春晚小品《捐助》、《同桌的你》笑点低俗,并狠批“赵本山在春晚角色中暴露出的“‘店大欺客’、‘装农民损农民’的作派”。至于引***晚最大笑点的赵本山台词:“你喜欢赵本山啊?像我们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儿太俗,受不了!”肖鹰认为“自嘲低俗”的反面恰恰是在“嘲讽高雅”。
面对肖鹰的批评,马东专程开通博客,洋洋洒洒写了3000余字的《真人版“专家指导”》博文进行回击。他在文中称肖鹰教授“不靠谱”。回应肖鹰对赵本山作品的批评时,马东称很多语言和细节来自于普通人——肯定不是‘精英’的生活,作品好坏自有公论,毁誉由人,但是笑声不假,创作的过程也是充满诚意的。马东还回击说,春节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节日,快乐是美最好的传达,即便节目一入您的法眼就‘快乐得不够美’,也大可不必以一副狰狞面目示人,就跟一个小品该为道德沦丧、人心不古负全责似的。
面对春晚论战的“高端化”趋势,一位网友留言说,两位大可不必脸红脖子粗。你们都说春晚是给老百姓看的,那节目的好坏,老百姓心里最有数。春晚是用心办出来的,不是叫出来的。
赞扬vs板砖,春晚是一种文化依赖
在教授和导演论战的同时,兔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也遭遇网民“微博围观”。一则流传很广的微博评论,将春晚中的5个小品和1个相声剧,总结为围绕房子、钱和女人的纠结。总共6个节目中,“《午夜电话亭》、《同桌的你》说的是男女关系,《“聪明”丈夫》、《新房》说的是房子,《美好时代》、《还钱》说的是钱。鉴于金钱和房子关系紧密,议题可以合并,所以春晚小品,津津乐道的话题就两个,钱和男女关系。”同时,也有不少人批评《午夜电话亭》,不停地将“小姐”、“关灯”等可以做多重解释的词语当笑话,“实在有点太坏了”。
尽管承认“饮食男女”的主题亘古不变,但是很多评论还是认为央视春晚小品的功能正在“退化”。春节期间,很多电视台推出了历年春晚优秀节目的回看节目。那些叫好叫座的经典语言类节目,多半充满了讽喻。赵丽蓉的《如此包装》、《打工奇遇》,讽刺了商业欺诈和炒作,“我们的好东西就是这样给你们糟蹋完了的”话,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赵本山的“老蔫巴”系列和《卖拐》系列,则让“下来了?因为啥,腐败啊”、“忽悠瘸了”流行一时。正是因为有了讽喻,这些语言类节目在博人一笑之外,有了更多有重量的层次。
每年春晚结束后,总有关于节目质量的争论,今年升级成为学者和策划者开微博相互“拍砖”。为什么会吵声、骂声不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直言不讳地表示,“骂声”已经成为大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的新的春晚文化现象。即使是最优秀、最高雅的人来举办春晚,也同样会遭致非议。“不管是夸还是骂,都是对春晚的极大依赖,因为这是在除夕夜对中国人极大的心理安慰,也是零距离增加文化认同感的最佳方式。”一位普通观众则说,其实过年本身就是一件很“土”的事情,什么高雅低俗,什么LED激光舞美,什么主持人换了几套衣服鞋跟有多高,办在除夕夜的春晚,最重要的是要有年味,没年味的春晚,招板砖!
本报记者 王磊 实习生 潘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