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调查:国产大片十年变迁录(2002-2011)

2011/3/14 4:05: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那年,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其在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电影界兴奋不已,随后风起云涌,由此宣告了国产大片时代的到来。2005年贺岁档的《无极》是好莱坞电影模式是否能本土化的试水作品,陈凯歌、陈红夫妇通过一系列的电影运作,打造出一艘中国电影营销“航空母舰”。

《英雄》宣告国产大片时代到来

《英雄》宣告国产大片时代到来

《十面埋伏》是张艺谋张伟平《英雄》模式的一次复制

《十面埋伏》是张艺谋张伟平《英雄》模式的一次复制

  2002年,没人敢幻想十年后中国电影票房能超过100亿。

  那年,张艺谋的《英雄》横空出世,其在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电影界兴奋不已,随后风起云涌,由此宣告了国产大片时代的到来。今年,恰好是第十个年头,电影市场热火朝天,大片无论从制作规模上还是选题类型上都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梳理这十年的变迁,我们能清楚看到国产大片的发展脉络、产业环境上下经历的风雨辛酸,也更为清晰的看到了观众的口味与诉求。愿这次温故能给中国电影未来十年一些参考:

  壹。时代诞生(2002-2004) 醉醒见金枝

  新世纪来临之时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陷入世纪末的忧虑和狂躁之中,1999年中国电影的出品量和票房数破了有史最低记录。虽说99年11月15日中国加入WTO,但电影低潮这一趋势未见减缓,延续到2000年,全国仅8亿票房,中国电影的确到了落潮的临界点,生存的忧思愈发严重。

  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虽然在内地只收1400多万元,但荣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而扬名海内外。耗资一亿港币的特技大片《蜀山传》,由于对内地市场环境认识不足,期间盗版横行、海外号召力欠奉而亏得一塌糊涂,但他们连同明星云集的合拍片《决战紫禁城之巅》已初具大片萌芽状态。

  2002年

  关键词:诞生

  2002年底张艺谋的《英雄》借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的人气斩获2.5亿票房,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7项大奖,并成为首部在北美市场大规模上映的中国内地导演执导影片,正式标志着国产大片时代的来临。

  飞雪残剑长空无名、大漠黄昏、九寨水绿,谭盾的鼓、杜可风的眼、程小东的剑、帕尔曼的琴,铸就英雄万种风情。中国观众很久没有为一部电影这样兴奋过了,这是《英雄》的最大功绩。至今,《英雄》都是华语电影中在商业与艺术上最具野心的电影,一部引起中国影坛滔天巨浪,吸引中国及至世界亿万人眼光的影片,汇集无数大腕,上映途中屡创佳绩,投资3000万美元,堪称国产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大片。“用一组数据表明《英雄》的意义最为恰当:投资高达2.5亿,为中国影史最高;1000万的电影营销宣传,可谓前所未有大手笔;240万美元的贴片电影广告,是国产电影的首次尝试;约14亿的海内外票房在此后十年间无人打破;更为重要的是,《英雄》在国内市场首次打败进口大片。”(中国周刊)。

  “张伟平是从业外新进入电影业的营销高手,他把这种气质带到了电影营销上,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大片真正的商业化运作。这是一次将商业运作方式与电影结合的大胆尝试,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新时代”(见《中国电影报》2011.1.30,杜思梦)。2002年6月,全国电影行业自上而下推行城市“院线制”改革。《英雄》的放映,为推行“院线制”的2002年画上最完美的句号,《英雄》之后,院线制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生产力,并带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院线的形成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电影市场环境,使中国电影市场打破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在国内地域间形成一个整体,扩大了电影市场规模,促进了电影资源的流动性,从而建立起良性运转的电影市场机制。

  虽然在海外发行方式上,张艺谋张伟平的新画面当时不得不“忍辱负重”,上映前海报上打出“昆汀·塔伦蒂诺推荐”的字样,并接受北美发行公司一手买断的方式,最后海外高票房带来的高利润和新画面一点关系也没有,但《英雄》对国产电影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张艺谋打开了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的销路。另外,《英雄》开启的中国大片时代让民间资本蜂拥而至,也为电影行业勾画出了一个暴利的想象。《英雄》筹拍期间,“新画面”除了银行借款还有大量海外融资,靠的是张艺谋的声誉。这之后,国际资本不期而至,投资人开始主动找上门来。

  2003年

  关键词:学步

  当《英雄》狂卷2002年内地票房的时候,另一个“英雄”也正在打造之中。其制作水准并不逊于《英雄》,这就是2003年国庆档上阵的《天地英雄》,然而,本片并没有出现“英雄”后浪推前浪的神话。相反的却是票房失利,口碑不一。其原因是一方面民族文化的缺失影响电影质量,另外一方面,由于和《英雄》在影片题材、宣传声势、营销手段等方面有着太多惊人的雷同之处,缺乏自身的商业品牌,导致本片投入为《英雄》的1/3,票房收入却仅为前者的一个零头,回报率亦难成比例。《天地英雄》民族文化和商业品牌双重缺失,东施效颦的模仿手段让人感慨当时中国电影在文化与商业营销上的后继乏力。而这部影片背后的推手正是正在蹒跚学步的华谊兄弟,此刻它结盟哥伦比亚,还叫华谊太合。

  2004年

  关键词:开拓

  2004年,《十面埋伏》、《2046》、《天下无贼》、《功夫》的先后上映,掀起了电影市场的热潮。大片市场上,老谋子再次重演了《英雄》“大明星、大投资、大宣传、高回报”的大片模式,其他内地导演仍未出手。同年星爷的合拍片《功夫》三年磨一剑,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奠定了他进入内地的信心。而冯小刚拍出了《天下无贼》,为拍大片练手。

  《十面埋伏》投资规模小了一些,然而营销却不落下风,张艺谋大片拚弃贺岁,转战暑假档,《十面埋伏》的继续整合营销,映前张伟平明确的说:“多年来,还没一部国产华语片在这个档期有所作为。所以今天我考虑,是否提前将《十面埋伏》在2004暑期档与观众见面,用我们的实力,促进中国暑期档的腾飞。就像《英雄》一样,中国的暑期档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大片来催生!”这个想法被付诸实现,《十面埋伏》成为测试国产大片暑期档票房吸收量的试金石。尽管影片口碑不佳,但张伟平与张艺谋已经让中国商业大片走向品牌时代,他们当之无愧的也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开拓史上的功臣。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