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所有琐碎的铺垫,都只为了熊阔海(张嘉译饰)最终射出的一枪 IC 图
熊阔海在剧中一直被裴艳玲(罗海琼饰)追债
导演姜伟请观众熬到最后一刻再作评价
时代背景的特殊、各方势力的角斗、地下党员的出生入死,2009年播出的《潜伏》把谍战剧推向了极致。两年来,《潜伏》模式被疯狂复制,观众审美疲劳,直到《借枪》出现。
《借枪》从今晚起进入最g.c,熊阔海被迫扛起抗战大旗变身超级英雄力挽狂澜,失败两次的暗杀行动在登报公示后即将转为全民总动员的“对决”。
“好看不如少见”,导演姜伟说。《借枪》用“反英雄”、反传统的方法展现了一场荒诞的刺杀行动,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角度。
正在东方、浙江、天津以及北京卫视热播的《借枪》打着《潜伏》的原创班底的旗号,在开播前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开播后,它果然不负众望,浙江卫视以破1%的收视率一举拿下全国卫视收视第一。
在经历了前半部分有些平淡、琐碎的叙述之后,《借枪》将从今晚起进入全剧的最g.c,导演姜伟委托早报记者请观众一定要耐住性子,将全剧看完再作评论。
主角太衰
导演最初不愿接拍
《借枪》导演姜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坦言,直到开拍前,他都不太愿意接这个本子。“故事太荒诞了,改成电视剧观众很难相信。”小说《借枪》的戏剧核心,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最后的暗杀变“明杀”:熊阔海把刺杀计划登在报纸上,逼迫刺杀对象现身;看客们租下临街房间,还设下了赌局。一场被围观的暗杀,放在文学作品里是黑色幽默,放到荧屏上就太过荒诞——想像力有余,真实性显然不足。但是制作人张宏震的一句“像熊阔海这样左支右绌的地下党,以前没在影视作品里出现过”让姜伟动摇了。至于小说中强烈的荒诞气质,则通过剧本的二度创作,“让人物更接地气”。
最终,姜伟心动了:“我也想看看,一个最基层的地下工作者形象怎样诞生。”他说服曾创作过电影《天下无贼》剧本的老同学林黎胜来当编剧。姜伟给他的要求是:既不能完全抛弃原著吊诡的风格,又要降低故事的假定性,“让大家觉得历史上也许真的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所有这些基调一经确定,姜伟就明白了,他要拍的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剧,因为“基本功就很不谍战”,他索性放开手脚,拍一出无拘无束的戏。
观众调侃
剧名应改为《借钱》
《潜伏》不但让谍战剧“疯狂”了一把,更成了之后所有谍战剧的“模板”:到处保密局,遍地假夫妻。到了今年,当观众们对各种“保密局”内幕充满审美疲劳时,《借枪》出现了。不再有真假夫妻,不再有高智商的特工,也不再有“办公室政治”,一个穷困潦倒的地下党员的“借枪”故事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故事的核心线索很谍战,天津中共特科行动组组长欲除掉日本宪兵司令加藤的行动失败,中共地下党员熊阔海在进退维谷的情境之下继续任务。只是故事的发展却很生活化,在缓慢的刺杀过程里,前半部分,熊阔海缺钱、困顿、捉襟见肘,为买到有价值的情报,卖了房,妻子周书真不得不重操旧业唱大鼓。看到这里,不少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家庭生活剧《蜗居》。而与此同时,剧中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也让《借枪》显得不务正业。直到如今临近大结局,谍战的元素才猛然增多,紧张、惊险、步步惊心,熊阔海与加藤互相牵制,直到最后一刻才绝地反击,一枪击毙加藤,紧扣主题。
对此,观众的反响两极分化。“挺抢派”称该剧对地下党员寻常生活的描写突破了传统谍战戏,谍战混搭生活戏的形式让“潜伏者”接地气。“倒枪派”则批评该剧节奏太慢,充斥了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尤其是前13集,熊阔海基本都在为生计发愁,更像一部生活剧。有观众甚至调侃,剧名应该改为《借钱》。
昨天,面对记者的采访,姜伟说,《借枪》最初只是想展示“一个真实的地下党是如何工作的”,前半部分的暗流汹涌,其实都是在积聚能量,为了让最后的“明杀”合乎情理,所以难免会偏离谍战剧的正常轨道。“我一直说《借枪》并不是一部方方正正的谍战剧,而是一个形态怪异的杂交品种。”至于一个潦倒的小市民,怎么会有着坚韧的革命精神,如此执著于一次艰险重重的刺杀行动?为了让这个戏剧冲突说得通,姜伟和林黎胜绞尽脑汁去编排熊阔海的各种社会关系,他的家人、朋友和敌人。他们任凭这些关系去交织和变化,从而一次次地将熊阔海推入困境,并最终逼迫他完成刺杀的终极目标。
导演回应“倒枪派”
“这是条没人尝试的路”
不走寻常路是《借枪》热播的主要原因,不过记者在微博和论坛上发现,也有不少观众指出了该剧的硬伤和不足。大部分“倒枪派”觉得该剧前半部分节奏太慢,太过拖沓,第一集就商定“砍头行动”,为了“借钱”磨蹭10集,又到处“借枪”搭进去几集,人都牺牲了好几个,主人公还焦头烂额地卡在原地,直到最后一集,他才能够像其他谍战剧里的同行那样,在闪回的情节切换中被迅速拔高。较真儿的观众怎能不觉得自己被愚弄了?对此,姜伟承认这种刻意的编排产生了副作用:整体风格和叙事节奏出现了明显的割裂。“前面生活很平实,中间暗杀很刺激,最后‘明杀’让整部剧‘飞’起来了。”
姜伟承认,自己在后期剪辑时才意识到这一点,但他索性当成是“无心插柳”的尝试:“拍电视剧的手段可以变来变去,叙事风格和节奏也可以变。”对于观众的种种不满,他早有准备:“毕竟观众已经习惯性地期待看到一部快节奏的谍战剧。”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创作上的缺陷。对他来说,《借枪》不过是谍战剧领域里一条没人尝试的道路。他委托记者向观众呼吁,希望大家能熬到峰回路转的最后一刻。“我不怕表扬,不怕批评,别谩骂就成。”他不指望剧终时绽放的“礼花”能够抵消之前的批评,只是希望观众能够给他一个尘埃落定之后的回应。
◎ 相关新闻
《借枪》自3月3日起在四家卫视播出至今收视一路飙升。浙江卫视还没有播完就宣布有意定制独播剧《借枪2》,天津卫视方面也对电影版跃跃欲试。为了抢播《借枪》,四家卫视在播出时都进入了“秒杀”阶段——在转播完央视《新闻联播》后直接进入正片,删除中间的广告和片头。浙江卫视甚至承诺:“本台播出的《借枪》一定是19时30分准时与观众见面,如果观众发现其他任何卫视比浙江卫视更早,哪怕只快一秒钟,也可获得1万元重奖。”除了抢播以外,各台也是通过大奖来刺激收视,东方卫视在微博上推出有奖问答,网友只要参与互动就能有机会赢取奖品。天津卫视在播出时滚动提问,答对者将有机会探访《借枪》故事发生地天津。浙江卫视更将全新的iPad 2作为每日终极大礼,海量发出的充值卡以每十分钟增加一百元金额的方式不断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