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来职往》打造职场版非诚勿扰 制片解密内幕

2011/3/22 13:33: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打造职场版《非诚勿扰》 “立业”为本注重服务性  一样的舞台布局,一样的面试流程,乍看上去,《职来职往》与《非诚勿扰》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职来职往》杨石头

《职来职往》杨石头

主持人李响

主持人李响

  女物娱乐讯 被观众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的《职来职往》自去年底登陆中教一套,再到在2月底亮相江苏卫视,收视率节节攀升,在众多职场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近日,制片人马浚益在接受采访中揭秘了《职来职往》从立项、到挑选嘉宾等流程,还对节目播出中引发的种种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打造职场版《非诚勿扰》 “立业”为本注重服务性

  一样的舞台布局,一样的面试流程,乍看上去,《职来职往》与《非诚勿扰》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只是舞台上的求婚者变成求职者,24位女嘉宾变成18位行业达人,主持人由孟非变成了李响。

  与四年前《赢在中国》、《绝对挑战》等高端职场类节目相比,收视不俗的《职来职往》走的是平民路线。节目中播放的视频“简历”展示了求职者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经历,有故事、有情感。而舞台上面试官与求职者“18对1皆站立”的新模式,不仅打破了面试官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传统局面,也在视觉上更刺激,在话题上更容易产生碰撞。双方思想言论交锋的过程,社会热点话题和不同的价值观会逐一展现出来。从这一点上说,《职来职往》同《非诚勿扰》一样,是一个观点汇集的平台。就像主持人李响在节目中所说,“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却有很多真实答案。”

  对于“职场版《非诚勿扰》”的评价,节目制片人马浚益并不抵触,“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求职者来说,这个平台更加平易近人,因为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样,是个你情我愿的过程。”不过,马浚益也表示,虽然比起以往的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各环节的设置增加了娱乐性和戏剧性,但整体上还是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我们的节目并不一味的追求娱乐性,作为具有引导作用的电视媒体,我们注重社会责任感,通过舞台上的求职过程,求职者与面试官的言论来呈现多元化社会,反应社会现实。少了一些华而不实,多了一些脚踏实地。如果说《非诚勿扰》关注的是“成家”,那么《职来职往》则将重点放在了“立业”,这二档节目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具有着承接关系。”

  求职者采用“组合配菜式” 启动《职来职往》校园行

  《职来职往》开播三个月以来,随着收视率的提高,节目组收到的求职简历也越来越多。“每天都能收到七八十份求职简历。报名和上节目的比例大概是200:1,那些附上照片和写有详细介绍的求职者会优选考虑。”制片人马浚益透露。

  而从已播出的14期中看,几乎每期的5位求职者都各具特色,既有高学历的名牌高校在校生和拿着洋学历的海归,也有老实厚道的技术工人,有不愿接受父母安排而出门奋斗的“富二代”,也有住地下室吃馒头咸菜的“北漂”,甚至还有久未出门工作的家庭妇女和退居二线再就业的老阿姨。

  对于这样的设置,制片人马浚益坦言的确是有意为之。“在曾经的职场节目中,求职者大多是学生,高端的职业门槛和苛刻的人才需求让观众成为真正的看客。而我们降低门槛,不限年龄和学历,是因为我们的观众不仅限于学生群体,我们更看重不同的求职者所带有的不同话题。我们希望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就业帮助,也希望通过这些所谓的热点话题人物来引发大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讨论和对自身的反思与再定位。”

  另外,马浚益也肯定地表示每期都会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参加,“我们在今年启动了一个2011《职来职往》校园行的活动,目前已经在北京、杭州各大高校做过推广了,现场效果非常明显,参与的在校学生非常踊跃,也提出了很多我们在节目中没有预想过的问题,确实很有收获。我们马上的计划是3月24号(本周四)在南京的南师大仙林校区举行2011《职来职往》校园行的南京站活动,希望南京的大学生们能积极参与。我们将来还要去上海、成都、广州等各大城市继续推广,就是希望能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求职的信息和渠道,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面试官皆为行业达人 机遇与危机并存

  同求职者一样,站在台上的18位“面试官”,也就是主持人李响口中的“行业达人”也是经节目组精心挑选和安排的,涵盖了销售、行政、人力资源、策划、设计等多个行业,其中不乏比一些青春靓丽的“80”精英,打破了以往职场节目面试官的固有形象。更重要的是,这些平日里在自己公司中坐着面试的高管们,却要在节目里从始至终站着完成面试。而往往一期1小时的节目,要录上4个小时。从中午到晚上连续两期的录制就是8个小时,可见这些行业达人们站功了得。

  除了辛苦,这些达人也时时面临着“下岗”的危机。“每录两期节目,18位行业达人中少则五六个,多则一半都会被换掉。”制片人马浚益说。而一直留下来的达人则在节目外得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收获。

  北京天启一方广告公司媒体部总监马丁因在节目中的犀利言语而被网友称为“犀利哥”,伴随着节目的曝光,他的微博粉丝已经增加到了5万,还特别成立了“马丁帮帮忙”微博粉丝群(点击查看该微群),现在马丁每天都要花上3个小时专门回答青年人的求职困惑,目前群里有1200多个粉丝。而知名度的提高也连带着职场上“获利”,马丁坦言自从上了节目,很多商业伙伴即便谈不成生意也会去打听他、关注他所在的公司。他还笑谈参加这个节目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了,“同是行业达人的造型师尚涛给我设计了新的发型,而为了配合这个发型,我在过去3个月减掉了18斤肉,连三高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