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年年颁奖,编剧奖年年缺席;年年维权,“侵权”照旧发生……除却采访时 “炮轰”、交提案、写公开信等方式,日前,编剧们也开始利用网络渠道呼唤保障编剧权利。知名编剧汪海林就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前,批评其未设编剧奖的做法,并呼吁编剧一同通过微博进行倡议。然而,这场“微博炮轰”依旧黯淡收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方面回应称,增设编剧奖目前还有许多具体问题要解决。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前,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电影《说好不分手》编剧汪海林在微博上批评电影节不设编剧奖,并呼吁编剧和网友在电影节开幕当天通过“刷屏”来“炮轰”、抗议。不过,在25日电影节开幕当天,真正参与“刷屏抗议”的网友却不多,参与和转发的只有上百名。对此,汪海林直言并不在意,“本来在微博上编剧的人数就不多,但我们还是要说。 ”汪海林还表示,呼吁设奖,并不是因为编剧要“求奖”,而是要求得社会的尊重。
面对编剧们的呼吁,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副秘书长樊启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理解并认同编剧们的呼吁,但今年的确来不及设立奖项。同时,在具体操作上,还有很多难点需解决,“评奖不是一拍脑门就可以的事情。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办了18年,评奖有很成熟严密的体系。编剧奖设了以后,是不是要再增设摄影奖、剪辑奖?是评原创剧本还是改编剧本?我们去年尝试着收了一些剧本,但发现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问题。”他同时透露,虽然目前主竞赛单元未设编剧奖,但从2001年开始设置的学生短片原创单元就设有最佳编剧奖,大学生电影节不会忽视编剧的劳动和重要性。
(见习记者 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