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王的演讲》制片和投资人:奇迹不常有

2011/4/1 19:05:3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全世界观众给予我们的反应,就像影片最后人们给予乔治六世雷鸣般的掌声。★像《国王的演讲》这样的影片,对于英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个奇迹,不幸的是,奇迹不常有。2008年,当时准备将讲述乔治六世口吃的舞台剧本拍成电影的格莱斯·乌文经介绍认识了谢尔曼和坎宁。

《国王》的三位制片人在奥斯卡之夜捧得小金人

《国王》的三位制片人在奥斯卡之夜捧得小金人

  《国王》是怎样炼成的

  【先锋语录】

  ★最开始准备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人说,“哦,又是一个老套的国王题材的历史故事”。

  ★全世界观众给予我们的反应,就像影片最后人们给予乔治六世雷鸣般的掌声。

  ★像《国王的演讲》这样的影片,对于英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个奇迹,不幸的是,奇迹不常有。

  《》记者李芮发自伦敦

  奥斯卡之后,《国王的演讲》(以下简称《国王》)作为一部电影的胜利毋庸置疑。然而谁能想到,就其“产品”属性而言,这部电影最初的卖相并不乐观:与大片相比,它的预算少得可怜;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还拒绝了好莱坞的橄榄枝;坚持做独立小成本电影尽管很有勇气,但也近乎自杀。正如人到中年仍难以摆脱来自童年家庭阴影的乔治六世,《国王》命运同样清苦,诞生于日趋惨淡的英国电影工业,没有好莱坞的强力加盟,这部电影最初的启程几乎没有任何希望,若不是制片人和投资人的苦苦坚持,这个精彩的故事极有可能永远也不会被发现——

  自小生活在父权的威严和兄长的光环下,敏感的乔治六世羞涩、自卑而又有些冷漠。他患有严重的口吃,甚至不能顺顺溜溜给女儿们讲一个故事。影片从1935年英联邦运动会徐徐展开。当时还是约克公爵的他代表王室发言,在众目睽睽下却结结巴巴说不出一个“the”。

  澳大利亚医生莱昂纳尔的出现,使两位男主人公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阴郁刻板,骄傲而焦躁;一个松弛温暖,不按常理出牌却举重若轻。从最初的不接受,到后来渐渐建立信任甚至友谊,在经历了窘迫、绝望、挣扎、失败、奋斗、再失败、再努力之后,在经历父亲去世、兄长放弃王位等变故后,乔治六世在二战期间拒绝了内阁提出的撤离伦敦请求,并最终发表了著名的《圣诞演讲》。

  一部让全世界共鸣的电影

  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到仅仅讲述国王战胜口吃的故事,因为在自我治疗的过程之外,它所蕴含的某种复兴和希望意义被无限放大,并在普世范围内迅速获得共鸣。也因此,《国王》就像一阵旋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全球,两个月内拿下十几座奖杯。

  先是2月13日,在被称为“英国奥斯卡”的英国电影学会颁奖礼上,乔治六世的扮演者、刚刚摘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桂冠的英国演员科林·费斯压轴出现在红毯上。从头一天就等待在这里的英国影迷们,不顾伦敦早春小雨的冰冷,释放出最热情奔放的尖叫。

  “国王”没有一点架子,一边牵着漂亮的“王后”,一边配合地与影迷们合影留念,还不时做个鬼脸。当天,获得14项提名的《国王》在自家门口捧回了7座奖杯,包括最佳电影、最佳英国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原创音乐,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而短短两周后,在美国洛杉矶柯达剧院,《国王》再次在大行其道的好莱坞电影之中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4座小金人,超越了此前呼声甚高的美国影片《社交网络》。

  《》:《国王》主人公不是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而是患有口吃但不得不接受王位的弟弟乔治六世。有人会问,为什么又选择老套的英国王室题材,还选择讲述这样一位有些古板又害羞的国王?

  埃米尔·谢尔曼(《国王》制片人):就像你所说的,我们最开始准备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人说,“哦,又是一个老套的国王题材的历史故事”。虽然他是当今女王的父亲,但人们对乔治六世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不过我想说,《国王》事实上是一部关于友谊和励志的电影,它展现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可贵,自我挑战的成功,这个故事已经超越了拥有王室国家的范畴,超越了英语语言国家的范畴,超越了地理界线。全世界的人们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战胜自己的内心恐惧方面,是有共鸣的,《国王》讲述了一些全人类所共有的东西。

  Q:你之前想过《国王》能获得这么多顶级奖项、获得这么大成功吗?

  伊恩·坎宁(《国王》制片人):影片能获得这么多提名,并最终拿到这么多奖项,确实令人难以置信。我还是要说,全世界观众给予我们的反应,就像影片最后所展现的,人们给予乔治六世的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一部讲述友情的故事,一个人从他的朋友那里获得帮助,这是一个令人温暖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在全世界传递。

  不错失最好的时机

  当三位年轻的制片人手捧小金人成为聚光灯下最闪亮明星的时候,鲜有人知道背后的故事。几年前,当这几个年轻人决定拍出一部好电影的时候,他们不曾充分意识到将遭遇的重重困境。当时的电影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泥沼中支离破碎,电影市场也不再对温暖心灵的励志类影片有特别的兴趣。

  谢尔曼与坎宁加盟See-Saw电影公司,这对位于地球两端的合作伙伴冒着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为电影融资和做推广。合作中两人逐渐发现,即使不能给钱包带来什么回报,他们仍然对那些能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电影的制作感兴趣。

  2008年,当时准备将讲述乔治六世口吃的舞台剧本拍成电影的格莱斯·乌文经介绍认识了谢尔曼和坎宁。谢尔曼说,“作为制片人,你会发现很多电影都有那么一个属于它的最适合的时机。”坎宁十分赞同,“我看到不少影片错过了那个最好的时机。”

  而几乎与此同时,在北伦敦Pleasance剧场的一次剧本试读中,一位澳大利亚妇人看中了这个故事,她马上给儿子打电话,“我找到了你的下一部剧本”。她就是《国王》导演汤姆·霍伯的母亲。而男主角科林也是整部影片最早定下的演员人选。

  Q: 独立电影能获得这样的成功着实不易,能介绍一下当初投资时的情况吗?

  埃米尔·谢尔曼:《国王》是由我们See-Saw电影公司制作,格莱斯·乌文、伊恩·坎宁和我联合监制出品。我们中既有澳大利亚人也有英国人,所以这部影片也吸收了两个国家的风格,自始至终综合了两个国家的方式制作。

  Q:影片在澳大利亚反响如何?

  埃米尔·谢尔曼:好消息是,《国王》在澳大利亚获得与英国一样的追捧,那里观众的反应可以说跟英国观众一样。人们喜欢它,并非因为它是一部澳大利亚电影或是英国电影,而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让全世界观众都有共鸣的故事,不管他们在欧洲还是亚洲。事实上,不管制片人怎么说,《国王》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票房历史上第6卖座的影片,超过了《鳄鱼邓迪续集》,直逼《红磨坊》。

  胜利之后,国王的难题

  为了不错失“最好的时机”,剧组于2009年11月开机。当时,英国电影协会只资助了100万英镑,但这对于几乎8位数的制作费而言远远不够。究竟是接受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的投资还是坚持制作独立电影?几位制片人最终选择了后者。然而当时的预算由于美元对英镑贬值,瞬间就缩水了12%。

  今天看来,这一多少有点赌博性质的选择,的确给这几个大胆的年轻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国王》截止3月中旬已经在全球获得超过3.1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虽然《国王》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资助100万英镑拍摄本片的“英国电影委员会”将被取消。英国文化大臣杰拉米·亨特说,“在目前的财政状况下,为像英国电影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拨款显然不合时宜。”这个在过去十年间为900多部电影项目融资1.6亿英镑的电影机构,就将在《国王》的光环下暗淡地结束宿命。英国电影业是否能继续《国王》创造的奇迹,还是在低迷不振的英国经济环境下重演英国电影委员会的命运?这一命题的答案,并非在于《国王》的偶然成功,而在于英国电影对于自身出路的苦苦找寻。

  Q:随着《国王》的成功,英国电影是不是从没有太多投资价值再度变成能挣大钱的投资宝地?

  艾迪·查尔顿(《国王》投资人):像《国王》这样的影片,对于英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个奇迹,不幸的是,奇迹不常有。投资电影也许可以让你赚钱,很多时候确实也挺有意思,但现实是,投资十部电影,可能有一部成功,两部惨败,其他的不好也不坏。成功的情况各不相同,也很难预测,但如果失败了,你就会一无所有。电影投资真的是一项严肃的产业,需要更加认真地思考和对待。

  大人物的小故事

  《》文章

  有人会说,英国电影的成功永远摆脱不了王室那点儿事。近年来受到国际关注的英国影片不少都与王室有关,比如《女王》和《公爵夫人》。英国民众虽然对王室的态度有褒有贬,但随着今年威廉王子大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热衷王室话题,准王妃凯特的一身行头都能登上本地媒体的头版。而《国王的演讲》确实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热情,电影结束后甚至出现全场自发鼓掌的壮观场面。

  折服英国观众容易,怎么搞定国际评委?奥斯卡之所以经常跑出黑马,与诸多评委的“众口难调”分不开。来自不同国籍、受不同文化影响、喜爱不同风格的数千名评委共同投票决出小金人的主人。

  《国王的演讲》的劲敌,是以美国脸谱网站创始人故事改编的《社交网络》。后者在叙事的复杂性上高于《国王的演讲》,但流畅性丝毫不差;在人物的奇崛性和人性阴暗面的展现、题材的新鲜感等方面也更胜一筹。

  有人把二者的PK总结为时代先锋与传统精品的对决,但现实是,并非所有评委都跟得上社交网络发展的速度,跟得上鬼才导演大卫·芬奇疾风暴雨般的台词和非线性叙事方式。

  虽然评判标准没有定论,但人物传记类影片一直是奥斯卡评委的大爱,包括英国的上一次辉煌《甘地传》。历数获奖影片,评委其实和普通人一样,也会为战胜自我的励志故事而感到温暖。巧的是,《国王的演讲》导演汤姆·霍伯最擅长人物传记,迄今他已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约翰·亚当斯》)、英国足球教练布莱恩·克里夫(《该死的联队》)先后搬上大荧幕。

  有人把这部经典力作比作一曲优雅的小夜曲,虽然乔治六世贵为国王,但他也会有小人物的焦躁、愤怒、爆粗口,影片用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展现一个个小场面,平和地诉说一个站在国家顶端人物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