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
杜琪峰与韦家辉
杜琪峰和韦家辉的工作方式很特别。两人在香港拍戏时,杜琪峰在片场坐镇,韦家辉在公司写剧本,中间由助理游乃海传递剧本。一旦剧组需要到内地来拍戏,韦家辉就会亲自出马,和杜琪峰同时呆在片场。韦家辉的理由是:“香港很小,拍戏的地方很近,有什么状况随时处理。而且在现场,永远是一个人发号施令比较好。但是在外地,可能就需要我们两人更集中地工作。”在《单身男女》的苏州片场,韦家辉便一直呆在杜琪峰旁边。对他们两人来说,在内地拍戏经常要想办法应对围观的群众。
《大块头有大智慧》曾在山西取景。韦家辉记得,有一场拍刘德华的戏,引来当地许多群众的围观。为了看刘德华,他们爬车、踩凳子,最后居然爬到了树上,影响了剧组的拍摄。最后,剧组动用各种器械,才把这些人挡在了背景后面。
在香港,杜琪峰的绝大多数电影就是在闹市街头拍摄,香港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到了内地,韦家辉反而很难理解粉丝的疯狂:“我们没想到内地的影迷这么热情,但又不能让他们站在现场,这样拍戏就比较麻烦。”
“内地市场是一个大问题,香港电影人不能不面对。但内地市场太大,怎么去把握呢?”杜琪峰很早就意识到内地市场的重要性,他的犹豫在于,怎样才能让自己和这个市场融合的同时,还能保有个性。他说:“我的理想是,必须保留在香港拍片的做法和观点。”
私下里,杜琪峰早就开始为进入内地练兵。2007年他拍摄的爱情片《蝴蝶飞》,便是一次试水。 他放弃了一贯边拍边写剧本的方式,专门买了香港金牌编剧岸西的现成剧本,打算老老实实照着剧本拍。他也是第一次和内地明星合作,邀请李冰冰作为女主角,男主角则是台湾的周渝民。剧中所有人都讲普通话。杜琪峰说:“香港导演迟早都要进内地拍片,我想试一下,如果我拍一部国语片,看看到底能拍成什么样。”
然而,这部人鬼恋的影片在内地公映后,反响并不好,多数人认为这个“怪胎”根本不像杜琪峰的作品。《蝴蝶飞》的尝试以失败告终,香港票房仅105万港币,内地票房则是800多万人民币。在杜琪峰看来,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我早就知道这片不会太卖座,但值得尝试。”
如今这部《单身男女》,拍摄灵感来自10年前的旧作《孤男寡女》。有趣的是,这两部影片都肩负着拯救银河映像的重任。
“这是一部对银河映像有特殊意义的电影。”提起《孤男寡女》,杜琪峰至今都意味深长。1998年,港产片的产量已经从原来每年近200部,急跌到85部。1996年,银河映像创立,1997年,拍了第一部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1998年拍了《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等多部影片。这些影片黑暗凌厉、风格十足,却不卖钱。公司负债累累,没钱交房租,时刻都有关门的危险。
作为公司老板,杜琪峰不得不面对现实,解决困境。2000年,他进入中国星电影公司担任制作总监,希望这些行政工作能给银河映像找到更多的资源,减轻债务。也就在那时候,他和韦家辉决定拍摄商业喜剧《孤男寡女》,该片最终拿下3521万港币,成为当年的港片票房冠军。《孤男寡女》给困境中的银河映像找到了另外一条求生之路,此后,杜琪峰带着 团队开始学用两条腿走路,一边为老板拍赚钱的商业片,一边为自己拍摄风格化影片。次年,银河映像出品的《瘦身男女》拿下4000多万港币的票房,郑秀文也由此成为香港的喜剧天后。
10年后,韦家辉提出再拍“男女”系列电影,开启了银河映像的二次创业史。这一次,是要敲开内地市场的大门。
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感
回归10多年后,香港的创作人仍然在摸索,为重塑香港的文化身份而苦恼。杜琪峰就是苦恼、犹豫中的一分子。
“在今日香港不断萎缩的 电影工业,和浅薄张狂的恶劣文化气候下,不肯妥协需要很大的勇气。杜琪峰的不肯妥协,包括对他自己、对客观环境。” 香港影评人舒琪说。
银河映像创立之初,杜琪峰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电影品牌特色,重视原创,并且要立足香港,拍香港人对香港的看法和感受。”现在来内地拍电影,每个人都会问,这是否算是妥协,杜琪峰点头默认。
内地合拍片浪潮涌动,港片表面上回暖,其实市场还在萎缩。统计显示,2010年,香港电影在数量上已经不足50部,跌至五十年代以来的最低谷;《叶问2》以4331万港币,成为港片票房之首。2009年,港片票房冠军《花田喜事》,票房仅2466万港币。回想1986年的港片票房冠军、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当时便已能拿下3400多万港币票房。在20多年后的现在,物价飞涨,制作费用上涨,港片的票房却还停留在原地。在内地,1987年的票房冠军《红高粱》,票房400万人民币;去年贺岁档的《让子弹飞》,却已经迅速刷新了国产片的票房纪录,达到7.3亿人民币。
这种环境下,杜琪峰还在死守香港市场。银河映像最近几年的影片票房都相当惨淡:2008年,《文雀》收入559万港币;2009年,他的首部英文片《复仇》收入162万港币;《意外》523万港币;《PTU2机动部队》390万港币。
为了生存,杜琪峰的影片制作成本都非常低廉。《枪火》只花了250万元港币,《 PTU》 用了400万港币,《文雀》前前后后拍了3年,也只花了 800万港币。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杜琪峰把自己的电影成本控制在1000万港币左右。他说:“我不奢望拍六七千万的大片。现在的大片,最花钱的地方,就是请大明星的费用。”1000万港币的制作费,也就相当于800多万人民币的投资,在内地属于超低成本的投资规模。用内地导演张一白的话,“现在制作费用飞涨,800万以下的低成本,怎么可能拍得出好电影?”如今内地一部普通都市爱情片投资都在3000万左右,六七千万只能算中等规模,动辄上亿的影片才算是大片。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投资已超过6亿人民币,把大片的投资规模又拉上了一个台阶。
杜琪峰试图向海外市场找出路。2004年,他带着警匪片《大事件》参战戛纳电影节,在国际影坛崛起,成为国际电影节的座上客。《大事件》以纪实的手法,长镜头的突破,惊艳戛纳,有海外记者惊呼:“这是最好的香港类型电影。” 昆汀·塔伦蒂洛认为,杜琪峰的《***》是“当年最好的电影”。不过,2008年他第一部以法国资金拍摄的英文片《复仇》,香港票房收入却不到200万港币。
香港影评人舒琪认为,杜琪峰作品中的作者气质、香港情 结其实拒绝了很多观众,比如,《***》便拒绝了一批他已经赢得的西方观众。在舒琪看来:“所有香港以外的观众都无法百分百领略《黑》的趣味,因为这部电影义无反顾的香港身份与气息。从他的语言运用,到故事的文化背景,以至于人物的名字、衣服、服饰、对白的语气与音调,都充满着地道的香港味道,可堪玩味。”
2006年年底,承载了几代港人集体记忆的天星码头面临拆除,引发了市民与港府的对立冲突。当时,在拍摄《文雀》的杜琪峰心里也很不舒服,随即决定调转拍摄方向,重新将这部戏改成怀旧的感觉。“趁未拆光之前,用电影将它们记录下来。”杜琪峰说。
于是,《文雀》里保留了许多香港的旧场景,包括孙中山博物馆、英皇书院、荷里活道的旧警署、中央书院和附近的茶餐厅、冰室等。杜琪峰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香港的土地和人都有一份难舍难分的感情,才会拍这样的电影。”
许多内地电影研究者,已经把杜琪峰的作品看作香港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符号和独特景观。它全方位、多元化地关照了1997年前后,香港社会、香港人的文化心理,以及香港电影的变化。
最近几年里,不断有人来找他拍大片,杜琪峰却并不心动。“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不需要到别处拍片。如果能够在香港拍戏,终身作为一名导演,我已经很知足了。”杜琪峰说。他熟悉香港,知道怎么利用香港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连找上门的国外投资方,也要迁就他的工作方式,比如必须在香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