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份有些复杂: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他的代表作个个都是震撼的经典:《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暴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重访61号公路》。他的经历异常精彩:1988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8年4月7日获得美国第92届普利策奖。这位七旬老人在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许多个纵横交错的标签——
听不懂的歌
昨晚,被音乐圈和大小文艺青年期待许多年的鲍勃·迪伦终于要在工人体育馆登场了。粉丝们一本正经的态度足以用“朝圣”二字概括。本报记者乘坐上午7点的飞机,到了北京,却被告知票房已经没有票了,于是只能等晚上到门口赌“黄牛票”。晚上到了工体,看到门口有很多外国电视台在现场采访,知道工体只能坐5000人,心里暗暗叫苦。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票,居然还是买到了。这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舞台布置得很简陋,就是用一大块灰蒙蒙的布围了一下。台上摆满了各种乐器,灯光也是最简单的。鲍勃·迪伦一开始演唱的歌曲,疑是他近些年来的新作,早期的名曲一首都没有,因此观众的热情没有完全被点燃。
老头从8点开始唱起,近两小时没有休息过,中间就说了几句简单的话,体力让人佩服。可是令记者感到丢脸的是,直到演唱会结束,鲍勃·迪伦当晚唱的歌居然一首都没有听过。本来提前准备了一张鲍勃·迪伦经典专辑,想请他签名的,此时又怎么好意思再追了去?
不需听懂的歌手
关于他的故事和歌词,你不需真的懂,因为那个时代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50年前的美国,音乐创作者们写了大量针砭时弊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被歌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彻底对抗议民谣的背叛。出现在1965年新港民谣音乐节现场的迪伦,虽然依然还是在脖子上套了口琴架,保持着许多传统美国民歌手的演出特色,但在他的身旁,却出现了一支由吉他、贝斯和鼓组成的摇滚乐队。即使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迷们都难以忘记迪伦的离经叛道,以及对传统民谣精神的背叛,为他取了个“犹大”的绰号。
1966年,迪伦在伍德斯托克附近出了一场差点要了他的命的车祸,此后的他又一次背叛了之前的自己,他结婚生子,让自己回归家庭。同时他的音乐再次回归乡谣和情歌。年近七旬,迪伦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巡演之路。当然你不可能从一场演唱会上窥视到一个人丰富的一生,或许最好的对于他的观看方式,就是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吟游诗人,听他哼唱那些在岁月里模糊的字句,而他的人生有多么重或是多么轻,答案在空中飘荡。
本报记者 张京徽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