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命》3D切腹镜头是谣言 戛纳热议新技术

2011/5/21 11:05:2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就影片本身来说,即使运用了3D技术,但客观来说,《一命》最感染人的部分并非画面效果,而是故事演绎的本身。或许一切没有那么糟,就《一命》本身来说,其获选决不因为是3D营造的视觉效果,只是凑巧,这是一部符合评委评审标准的影片,而它是3D的。

日本导演三池崇史的《一命》

日本导演三池崇史的《一命》

  早报记者 蔡晓玮 发自法国戛纳

  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入围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3D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作为真人版3D作品入围世界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的影片,日本导演三池崇史的《一命》引来了很多关注。这部在入选之初因被传有3D切腹镜头引起哗然的影片,用事实证明谣言只是谣言。

  与其说三池崇史在用3D哗众取宠地表现切腹,不如说他用3D来构筑一种意向。影片没有过多3D表现的血腥镜头,大多数切腹镜头都只拍摄人物的表情,即便带到伤口,3D也没有增加多少视觉效果;而更能体现3D效果的反而是意向化的镜头——飘落的雪花、层叠的红叶、倾盆的雨水。3D技术到底是否会像有声片取代默片那样最终取代2D,三池崇史的回答或许能够抚平一些浮躁和焦虑:“我相信未来这些年里,3D作为拍摄电影的一种选择将会持续。而观众们会在这几年看了更多3D影片后,最终作出选择。”

  3D不再只是炫耀和奇观

  这部三池崇史翻拍自小林正树1962年轰动一时的影片《切腹》的作品,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位因妻儿病重需要3个银元才能让医生出诊的年轻人,试图以切腹自杀的方式从领主那里求到帮助,出乎年轻人的意料,领主在武士们的坚持之下,允许了这个只是作为要挟的切腹要求。当武士们把年轻人的尸体和三块银元带到家中时,孩子已过世,妻子看到丈夫的尸体后也自杀了。岳父于是以切腹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复仇。

  有人揣测这部作品选择3D的理由无外乎是为了表现残忍的切腹镜头,但并非如此。就像导演三池崇史所阐述的:“用3D进行拍摄对我来说并没什么不同,我还是和拍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进行调度。唯一的区别是拍摄速度减慢了。”导演并没有为了3D可以呈现的特殊效果而有意识地突出视觉器官,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改善整体视觉效果的手段,“反正,我认为这部3D电影,应该会让习惯了在2D营造的空间、光影效果寻找视觉享受的观众,得到更多享受。”最能体现影片3D特效的部分并非动态的打斗场面,反而是静态性的场景,而且都是为了辅助衬托情绪和氛围。这或许意味着电影人对3D技术运用渐趋平常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炫耀和奇观。

  观众将决定3D的命运

  以前3D应用仅限于动画片,现在,纪录片和历史片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是否当我们观看一部类似《四百击》那样的艺术电影时,也会期待画面立体?就像有声取代无声是观众和市场决定的一样,3D也在等待观众的判决。

  就影片本身来说,即使运用了3D技术,但客观来说,《一命》最感染人的部分并非画面效果,而是故事演绎的本身。三池崇史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我本人来说,用3D拍摄此片唯一目的是,可以让我在其他导演面前吹嘘,‘哈,你的是平面的?我的是立体的,会跳出屏幕!’对于那些非3D粉丝的观众来说,我希望他们能说,‘3D还真有用。’如果观众们能发出‘真有趣,这部电影的影像跳出银幕的方式把我吸引住了’,那对我来说就是完美的结果。”

  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在本届参赛片的名单中,有很多2D作品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生命之树》,比如《忧郁症》。如果这两部片子用3D拍会不会更给力?答案仍在风中飘摇。乐于尝试的三池崇史表示:“我肯定将筹划拍摄更多3D电影。下一部电影里,如果有机会,我将把我们身体里没法外露的部分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记者观察

  戛纳看3D:有冷眼,有兴奋

  早报记者 蔡晓玮 李云灵

  发自法国戛纳

  在达内兄弟此次的竞赛片《单车少年》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少年被朋友邀请去看电影,“你知道,那是3D的!”朋友说,那一刻,戛纳影院里所有的人都会心地笑了。这是坚持手工式拍摄方法的达内兄弟对于3D的揶揄。

  有人嘲笑,但也有人因3D对电影重燃热情。因为身体原因,在三四年前就决定“金盆洗手”的导演贝托鲁奇的3D新作,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在戛纳接受采访时他透露,看了《阿凡达》后大受震撼:“我喜欢这部片子,但我当时就想为什么这种技术只能用来表现外星人?后来我又看了文德斯的3D《皮娜》。”贝托鲁奇透露,自己的新作是关于在地下室里生活的一名14岁的男孩和他35岁的姐姐的故事,这个听起来颇为个人化的题材却将用3D制作。

  在本届电影节中,戛纳对3D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针对出现的3D影片,本届戛纳电影节用全新的XpanD眼镜来支持3D影片的放映,XpanD眼镜大多采用主动式立体技术,能够兼容所有今年上市的主流3D电视机,还可适用于3D影院、3D笔记本电脑和3D显示器,价格约800-900多元人民币,该产品从去年开始发售。作为国际电影节,戛纳是第一个试用者,为了呈现更好的3D效果,在放映《加勒比海盗4》时,还使用了超大屏幕和6台放映仪器。讽刺的是,电影中的风云人物“杰克船长”强尼·戴普,本人却是3D盲,“我看不出3D,我的眼睛很古怪。”

  至于艺术圣地戛纳是否也不得不向商业3D妥协?或许一切没有那么糟,就《一命》本身来说,其获选决不因为是3D营造的视觉效果,只是凑巧,这是一部符合评委评审标准的影片,而它是3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