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眼中的上海电影节:在有限范围内改进

2011/6/15 3:05: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本周末,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即将落下帷幕。今年依然是一些学生在从事字幕的翻译工作,但为了保证准确性,上海电影节找来了许多专家学者帮忙从事字幕的校对工作。

影评人木卫二每看完一部电影都会和影迷交流看法。

影评人木卫二每看完一部电影都会和影迷交流看法。

  女物娱乐讯 本周末,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即将落下帷幕。届时,随着明星、嘉宾和各路媒体的陆续撤离,为电影节忙碌了数月的工作人员们也终于有了可以喘口气的机会。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其实并不是电影节组委会的正式员工,他们有的是在校的学生,有的是电影业的从业者,有的是资深影评人,甚至还有狂热的影迷。他们统统以志愿者的身份、以对电影的一腔热情投入到上海电影节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来,而且酬劳微薄。在这期间,他们既经历了举办电影节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与不顺,也见证了一个年轻的电影节在诸多抱怨和不满中的逐步成长。在本届电影节期间,女物娱乐陆续采访了几位电影节的志愿者,听他们来描述自己眼中上海电影节在这些年里的各种进步。

  审片人外语水平普遍提高,更贴近观众的口味

  每年1月,上海电影节的竞赛片开始报名,2月底进行初选,大约有50到70部影片会进入二审阶段,待到最后的终审结束已经是5月份的事了。由于初审的影片数量众多,因而电影节只有依靠一支由专业影评人、电影研究者和资深影迷所组成的十几人的志愿者队伍才得以完成这项工作。这些志愿者很多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通常都在下了班之后或者周六周日赶到威海路上视大厦的一个个小房间里看片方送来的DVD。看完就在表格上写一段评语,然后在推荐参赛、推荐展映和淘汰三个选项中做出自己的判断。据已经参与了四年审片工作的小韩说,“我们每个人看片的数量都不一样的,谁时间多就多看一点,少就少看一点,反正每年我都要看上100多部。”往往一天要看上四五部电影,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看到你选的片子能够得奖,还挺有成就感的。”小韩举了一个例子,“我前年选了个韩国片,得了亚洲新人奖,奖金有15万。有这个钱就可以帮助一个独立制作的电影在韩国国内宣传了。导演非常非常开心,因为至少让他有机会拍下一部电影,看到这个就觉得很高兴。”

  随着报名影片数量的逐年上升,审片人的队伍也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在2008年之前,上海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基本上是由上海本地的大学教授组成的,据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透露,“这些教师很多不懂英文,还要配个人在旁边做同声翻译,更有甚至不负责任的常常拿个遥控器快进,一下午就能看七八部电影。”

  但这一状况最近两年好了很多,某位具有多年选片经验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几年参与初审与二审的人相对固定,去年终审更有九大导演评委让人眼前一亮,今年也有六大导演,这样做就是希望可以提高审片的专业度。”不仅如此,随着老教授们的相继退去,一些新的对电影抱有极大热情的志愿者加入到队伍中来,“他们大多是些年轻人,很专业,外语水平普遍比以前的人高,相比以前也更加了解观众的口味。他们对电影熟,也会给电影节很多有益的建议。”

  影评人自发给竞赛片打分,电影节暗中支持

  除了审片之外,志愿者们往往还自发的通过各种渠道帮上海电影节进行义务的宣传。虽然他们的影响力不及主流媒体,但在网络上,比如微博,他们发布的第一手信息也常常成为影迷热议的话题。

  影评人木卫二每看完一部竞赛片都会打一个分数并发到微博上,而和他一样给竞赛片打分的还有十几个影评人和媒体记者,据介绍这些人当中,“主力有12个,要看10部以上;打酱油的有4个,看6至少部。”随着竞赛片的一部部放映,他们的评分结果也会陆续在新浪等多家媒体上公布。而木卫二发起本次打分活动的目的,也是希望改变上海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历来不受重视的现状。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看有什么电影是值得向观众推荐的,因为对大多数的观众来说,他们来电影节主要还是来看电影的。

  此外,因为在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已经办过一次评分活动,并且在以后的威尼斯、柏林电影节依然会将这项活动进行下去,所以给金爵奖打分也可以让上海电影节看到自己会在A类电影节中算一个什么水准,“虽然不准,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这个上海电影节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民间自发的评分活动并没有得到电影节官方的认可,但据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志愿者透露,活动还是得到了电影节暗中的支持,比如以往最难解决的电影票问题在本届电影节期间因为电影节方面的配合没有再成为一道难题。

  找来专家做字幕校对,观众感谢工作人员

  在电影节的志愿者当中,有为数众多的人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和上海大学外语系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差不多有1000人。他们为电影节服务,主要从事为影片翻译字幕的工作,差不多可以说是免费的。但报酬太低,加上志愿者整体的水平层次不齐,因而也造成字幕的水准良莠不齐。在往届的上海电影节中,字幕翻译上的错误往往也成为很多影迷投诉的重点问题。

  今年依然是一些学生在从事字幕的翻译工作,但为了保证准确性,上海电影节找来了许多专家学者帮忙从事字幕的校对工作。比如以前学生在碰到一些日本的地名和人名时会不知道怎么翻译,出错也在所难免,而今年的日本翻译专家会帮他们纠正错误,校对出来的字幕令人十分满意。就有观众在看完电影《明日之丈》后发微博说:“刚在上海影城看完《明日之丈》,电影字幕什么的都很不错,辛苦工作人员了,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粉丝看到这样完美的山下智久。”

  每年都是老问题,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进

  11日晚6点半,有影迷进入某影城观看《大地惊雷》,发现右边银幕五分之一都是虚焦,“我开始还以为这是一种风格。”紧接着晚上8点在同一地点又看了部希腊片,“前10分钟全部虚焦,还有工作人员在进进出出的搬东西。”

  12日,另一位观众在环艺看某电影时字幕机坏了,修了足足有20分钟。她立刻发了一条微博,很快就被转了多次。

  为电影节服务了多年的志愿者妖灵妖每天都会在微博上收集这些信息,同时也会在豆瓣上发帖,然后将观众遇到的问题向上海电影节反映,但“每年都是老问题,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进。”虽然语气颇为无奈,但他还是对电影节这些年的进步给予了肯定,“比如展映相对以前的没有章法比较多了主题性,展映影片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还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电影节举办希区柯克电影回顾展,放映代表作《夺魂索》。银幕的放映比例居然出现错误,1.33:1的画面投射在了宽银幕上,所有的画面都不能完整显示,每一个人都被“砍头”了。原因是很多影院都没有4:3的变形镜头。今年依然有很多老电影是1.33: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在开映之前特意开了协调会,问到底有几家影院有4:3的变形镜头,结果只有4、5家,结果《大都会》只能排到永华去了。”由于电影院放电影节的影片不如放大片赚钱得多,而且遇到问题观众大多也会指责电影节而不是电影院,所以影院方面对硬件的更新态度并不积极。但通过召开协调会这件事情起码说明了,“上海电影节的确一直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此外,很多观众也表示,在展映影片的排片上今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时间上基本连贯,比如考虑到看《皮娜》和《大都会》的观众基本上会是一批人,所以两部电影被安排在了一起,这样观众就不用为了去看两部电影而赶不同的影院。类似09年为了看希区柯克回顾展常常要横穿大半个上海的状况今年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了。

  摄影/撰文:(宇文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