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终剪权归属引争论 众导演声援导演张之亮

2011/6/20 10:05: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到底导演该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还是向市场妥协,成为本届电影节的热议话题。而后,在由黄渤、江一燕主演的《假装情侣》的电影发布会上,出品方出于市场考虑擅剪电影的事件又再次上演。对于谁才有最终剪辑权的问题,导演贾樟柯、徐克、巴瑞·莱文森纷纷给予导演声援。

  到底导演该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还是向市场妥协,成为本届电影节的热议话题。金爵奖入围电影《肩上蝶》的导演张之亮和出品方、发行方的分家纠纷在电影节期间闹得沸沸扬扬。而后,在由黄渤、江一燕主演的《假装情侣》的电影发布会上,出品方出于市场考虑擅剪电影的事件又再次上演。

  对于谁才有最终剪辑权的问题,导演贾樟柯、徐克、巴瑞·莱文森纷纷给予导演声援。

  贾樟柯:

  实行合同制避免内讧

  电影《假装情侣》即将于6月24日正式上映,昨日该片在上海举行宣传活动,记者拿到的宣传稿上,导演刘奋斗前赫然写着“前期导演”几个字。当天刘奋斗也并未出席电影宣传活动。出片方代表刘沙白承认了因为导演和出品方之间的矛盾,所以后期制作换了导演。至于所谓的分歧是指什么,刘沙白含蓄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出品方的市场定位存在矛盾,“主要是创作中的分歧,其实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导演有他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我们也有对市场和观众的考量。”

  近些年,贾樟柯以监制的身份帮助了不少新导演,前日他偕扶持新导演的“添翼计划”来沪做宣传。他的观点还是倾向于导演对作品拥有决定权,“我不赞成在中国推行制片人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制度。好莱坞制片人掌握最终剪辑权的确很普遍,但这是建立在他们的制片人专业程度很高的基础上,往往是自己有一个创意,想一个项目,之后由导演落实。但在中国,制片人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还是难以和导演比肩。需要尊重导演的创作原则。”谈到自己在做监制时是否会干涉导演拍片,贾樟柯坦言:“我是导演出身,当然会了解导演的甘苦。我会有自己的意见,比如建议片长不要太长,但如果导演一定要2个小时,我也不会强迫,最终剪辑权还是在导演。”贾樟柯还建议为了规避这样的“内讧”出现,希望导演和制片之间实行合同制:“事先在合同里都梳理清楚,更规范。”

  莱文森:

  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此次“手机电影节”单元的评委会主席导演徐克更是声援多年好友张之亮:“作为导演,我肯定不同意最终剪辑权旁落。如果电影的内容已经不是导演的最终表达,但还贴着导演的名字出来,责任究竟谁负?对导演很不公平。”被誉为“诗人导演”的张之亮,近来和“侠客导演”徐克之间的合作颇为紧密,这对香港金牌组合在华语电影圈中有着“文张武徐”的美誉。

  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巴瑞·莱文森在采访中表示,这一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现在不止文艺片,任何电影的拍摄都越来越难,在好莱坞,以前我们有一个好故事,只要找到投资人,说服对方就可以。但现在,故事还没有出来,我们就要和营销、发行等多个部门开会。如果剧本里面没有超级英雄,他们就不太喜欢,他们只想拍那些大片,制作那些流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