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电影票房有春天 揭多数小片惨淡经营原因

2011/7/20 22:05: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记者19日采访橙天嘉禾深圳影城市场部,得知《秋之白华》在该影城共上映两场,票房共489元,《重来》上映3场,票房不足200元,用“票房惨烈”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愿通过政府、创作者和终端市场——影院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中小制作国产片“野百合有春天,也有档期”。

《孤岛惊魂》7月8日公映后票房已破5000万元大关。(资料图片)

《孤岛惊魂》7月8日公映后票房已破5000万元大关。(资料图片)

用“票房惨烈”来形容《重来》并不为过。(资料图片)

用“票房惨烈”来形容《重来》并不为过。(资料图片)

《钢的琴》在嘉禾上映4天的票房已超5万元。(资料图片)

《钢的琴》在嘉禾上映4天的票房已超5万元。(资料图片)

  记者 于 冰 影片《钢的琴》从上周五始至7月19日已上映4天了。这部投资不足600万元的艺术片打破了国产小片“场次差、下档快”魔咒,其票房表现让见惯了艺术片“没人看”短命规律的院线市场人员吃了一惊。

  《钢的琴》票房超大制作《肩上蝶》

  19日上午,深圳最大的橙天嘉禾影城市场部彭小姐告诉本报记者:截至19日上午,《钢的琴》在嘉禾上映4天的票房已超5万元,周末下午三四点单场最高上座率达到78%,“作为小制作,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比陈坤(微博)、桂纶镁、江一燕(微博)等明星主演的《肩上蝶》好很多,那可是投资6000多万的大制作啊!”

  据彭小姐介绍,《钢的琴》公映后,鉴于此前该片在各类电影节上获奖情况及业界良好口碑,参考14日媒体看片后的高度评价,他们专门辟出一个厅放映《钢的琴》,时段从上午11时到晚上2330,场次充足,每天7场滚动放映。他们通常每天会根据前一天的票房情况决定次日是否缩减某部电影的放映场次与时段。“因为《钢的琴》这几天票房一直不错,我们会继续按每天7场专厅放映。”记者19日在该影城的排片表上看到,在当日上映的15部影片中,《钢的琴》的场次数仅低于《武侠》、《孤岛惊魂》和《战略特勤组》列第四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钢的琴》热映在深圳不只是嘉禾一家影院。看到票房不错,有不少影城都加了场次,安排了黄金时段,有一些原本未安排《钢的琴》档期的影城也在本周开始放映该片。19日,中影南国影城宝安店市场部王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本来安排了每天3场《钢的琴》,“没想到票房不错,周六周日131个座位的影厅最高时上座99个,我们就从昨天起每天加一场。近期有十几部片子上映,这个成绩出乎意料!”

  17日上午,记者冒雨来到位于深国投广场的中影今典影城,买票看了1005分的《钢的琴》早场。影厅里连记者共有约20位观众。散场后,记者采访的五位观众一边倒地评价“很好”、“真感人”或“有趣,又让人很辛酸,能打动人”。

  其他艺术小片为何命运悲惨?

  近期上映的小制作艺术片不只《钢的琴》一部,讲述瞿秋白和杨之华革命爱情故事、定位青春偶像文艺片的《秋之白华》6月28日公映,在欧洲广受好评、入围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金鸡影后颜丙燕主演的《重来》6月24日公映。这两部小片的质量公认不错,但它们的命运和《钢的琴》完全不能比。《秋之白华》的主演董洁(微博)之前在微博上透露该片还在宣传期就被影院下档,抱怨“太狠了”,认为该片质素不错,受到院线如此待遇感到“遗憾”,质疑“文艺片就总是要落得如此下场吗?”字里行间充满不平与愤懑。

  记者19日采访橙天嘉禾深圳影城市场部,得知《秋之白华》在该影城共上映两场,票房共489元,《重来》上映3场,票房不足200元,用“票房惨烈”来形容并不为过。更多影院根本连一场都没有上映。17日记者在中影今典影城《钢的琴》散场时采访的一位40来岁的陈姓女观众就说:“像这类国产优质小制作电影院线为什么就不爱支持呢?我早等着《重来》上映去看,据说拍摄手法、片子内涵和演员表演都很好,公映那天有事没去成,第二天去买票,影院说下线了!我为了看《钢的琴》,昨天冒雨到中心区cocopark里的影城去看,结果发现每天只放一场,半夜11点40分放映,时间太晚了吧!”陈女士说,相比较对国外引进的大片多场次、好档期的重视,影城简直可说是“虐待”国产小片。“好多外国片质量一般,但档期很好,比如《玩具总动员3》。一些国产小片拍得很不错,但影院就是不待见,不给档期,真不明白影院为什么总是崇洋媚外。”

  小片市场不给力院线也有苦衷

  同样在嘉禾影城,《孤岛惊魂》每天以11场多场次放映。这部500万元投资的惊悚片似乎成为今年暑期国产片票房黑马之冠,但业内不少人士把其归为主演杨幂(微博)的粉丝号召力及其绯闻的炒作功力,此种特例的成功不可复制,对破解小制作国产片的市场出路问题不具有代表性。

  那么,同为优质国产小制作艺术片,《钢的琴》缘何能获得院线和观众的青睐,既有好场次、好档期,又有好票房,而《秋之白华》、《重来》等却“命运悲惨”呢?院线对文艺小片厚此薄彼为哪般?18日,记者采访了嘉禾深圳影城总经理王雷。

  王雷认为,《钢的琴》在深票房不错,说明深圳电影观众是有品位、识货的。该片通过国内外获奖、媒体力挺、观众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获得好票房并不意外。影院安排电影档期长短、场次好坏,通常会通过网络、微博、媒体及获奖情况综合来定。影城放映国产文艺小片档期短、场次少是客观现实,但影城也有自己的苦衷,放映厅太少是很大的局限。“深圳10个厅以上的影城只有嘉禾一家,同一时段,我们安排一两个厅放《钢的琴》,还能有至少七八个厅放映其他片子。而其他影城厅太少,有效的、能赚钱的黄金场次就很有限。同一时间,你说是放100多个明星出演的《建国伟业》,还是放映《秋之白华》?影城选择可以理解。优质小片不是没人看,而是影院无能为力,是受影院基础建设局限的。开影城毕竟是为老板赚钱的,如果业主租金不降低,国家没有相关优惠政策,放映厅增加不了,国产小制作影片就没有立足之地。这个瓶颈就无法解决。”

  除了影城方面的原因之外,采访中王雷还提到,小成本国产片的市场遇冷还与其营销能力缺乏有关。“不少艺术小片连个宣传海报和剧照都无法提供给我们,有的即使有海报也很粗陋,我们无法提供给媒体好好宣传推广。知名度太低,还怎么给它安排好档期呢?所以,板子都打在影院身上是不对的。”

  让更多小制作走向市场

  如何让更多的中小制作国产片走向市场与观众见面?昨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金牌电影发行人赵军。他认为,像《重来》、《秋之白华》等小制作文艺片无档期不该一味责备影院。虽然这些影片本身质量是不错的,但其作为市场片、类型片所需要的特征缺乏、市场感召力缺乏。另外,我国目前对国产中小片的推广很不得力,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应该用更多的办法加强中小成本影片宣传推广的执行力度。据悉,今年5月起开始报名的第28届电影金鸡奖就增设了“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的奖项,旨在鼓励投资800万元以下的国产中小成本故事片的创作与发展。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政府为鼓励中小成本影片创作的努力。但愿通过政府、创作者和终端市场——影院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中小制作国产片“野百合有春天,也有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