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提前观影 成龙不搞笑很隐忍

2011/9/19 14:33:3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电影中不时就会有战争场面,因为革命注定要流血牺牲,广州起义后,给革命烈士的收尸段落等,都让观众心情沉重。”  《辛亥革命》中余少群饰演的汪精卫当时二十出头,尚在革命者的阵营里,还没有成为后来人尽皆知的“卖国贼”,当时的汪精卫非常儒雅。

  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1895到1910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等一批革命党先驱先后牺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孙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组织力量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与徐宗汉假扮夫妇,秘密潜入广州。然而广州之战终因革命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

  昨日在首映礼之后,《辛亥革命》进行点映。不少记者和媒体也提前看到了影片。近几年,国内的电影观众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是否真的好笑,对于一些情节,观众总是会臆想出好笑的原因。这种情况在主旋律电影中也时常出现。不过昨日的《辛亥革命》,在看片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没有观众的笑声。偶尔有一两个关于袁世凯的好笑情节,却也因为片中不时出现的战争惨烈镜头和电影展现的革命义士的爱国情怀所掩盖。

  看成龙,不搞笑很隐忍

  《辛亥革命》是成龙很看重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的第一百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饰演历史人物。片中,成龙饰演的黄兴,是孙中山最亲密的革命伙伴,当孙中山在国外后方活动时,他是辛亥革命的前线冲锋者。

  相比饰演孙中山的赵文瑄更多的演讲戏,饰演黄兴的成龙在片中的台词不多,基本都是状况惨烈、残酷的战争戏,除了冲锋陷阵时的勇猛,更难得和重要的是,他要表现出失败后的痛苦、承担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以及在孙中山身边默默支持、两肋插刀的兄弟之情。而和徐宗汉的爱情戏份,也并非轰轰烈烈,更多的时候,成龙的表演都是一种隐忍的爱。

  以幽默动作戏打入世界影坛的成龙大哥,在《辛亥革命》中将奉献一次影迷们从来没有看过的表演方式。不过,作为总导演的成龙,为了电影的海外发行,在片中也特别加入一段黄兴抓刺客的打斗戏份,倒是流露出了成龙范儿。

  战争戏,很惨烈很血腥

  电影《辛亥革命》以“广州起义”、“武昌首义”、“阳夏保卫战”、“创建共和制”四个章节构成,前三个章节都不乏战争场面。其中尤其以“阳夏保卫战”最为惨烈。这一段落正是在辽宁阜新的海州露天矿拍摄的。这部分除了两军对战,冲锋战、阻击战之外,更有连环炮轰。整个场面相当震撼,不逊于好莱坞的战争大片。这也是为何片方对于海外发行信心十足的原因。

  电影中不时就会有战争场面,因为革命注定要流血牺牲,广州起义后,给革命烈士的收尸段落等,都让观众心情沉重。

  电影对于表现革命的惨烈,毫不手软。子弹射入腿中,鲜血喷射而出,人体被炸后肌肉烂掉,还有战地***为受伤战士锯腿的情节,虽然没有直接用画面表现,但是声效方面,已经足够“惨不忍睹”。

  挺遗憾,沈阳段落没出现

  对于全景展现的历史题材,最难的就是“取舍”。编剧王兴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特别推荐剧本中关于“彭家珍炸良弼”的情节,良弼是清朝大臣,也是极力反对皇帝退位的顽固派,“炸良弼”对于推翻帝制有着特殊意义。另外在历史上,彭家珍在奉天的活动,对于革命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导演删减之后,王兴东曾极力要求保留这一段。

  但昨日,遗憾的是,记者并没有在片中看到这一段落。从整体来讲,《辛亥革命》叙事比较流畅,结构段落也十分清晰,虽然涉及不少历史,但并不会看不懂。对于国人来讲,《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记者 张铂电自长春

  主创采访

  胡歌拍戏防冻喝酒喝到晕

  在《辛亥革命》中,胡歌饰演了林觉民一角。胡歌在接受专访时称,他在《辛亥革命》中扮演的林觉民的确有些诗意色彩,“大家对历史人物太脸谱化了,好像一讲到英雄、烈士,就是很阳刚的样子,其实不然,历史上对林觉民的评价就是面如玉,肝肠似铁,就是外表儒雅,内心却很有力量,这样的英雄也有很多。 ”

  拍摄的过程也十分艰苦,而在拍摄过程中,有场戏份是李冰冰扮演的徐宗汉为广州起义的烈士收尸,胡歌要扮演尸体躺在泥水中,因为天冷他不停颤抖,于是只能喝李冰冰给他的白酒,最后竟然喝晕了。

  历史上的林觉民精通多国语言,但胡歌在片中的台词并不多,所以只涉及中文,也省了不少工夫。胡歌这次主要是和成龙、李冰冰的对手戏,因为“成龙饰演的黄兴嘛,广州起义就是他带着我;和李冰冰没有直接交流,因为我已经牺牲了,她把我的尸体捞上来。 ”

  林觉民曾在手帕上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这段故事还被导演金舸以一部《百年情书》搬上银幕。不过,影片中并没有爱情戏的描写,胡歌说:“《辛亥革命》里主要是讲他去参加广州起义,失败被捕,在庭审时和两广总督张鸣岐的一段辩论。 ”

  余少群演汪精卫最初挺排斥

  除了孙中山、黄兴、林觉民等正义之士,《辛亥革命》对于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袁世凯以及汪精卫也予以了真实再现,尤其是余少群饰演的汪精卫。

  在接受专访时,余少群坦言,接拍之初他对汪精卫很排斥,“张黎导演跟我说是饰演他前期的部分,那时候还没到卖国的地步。他还跟我说汪精卫是当时的四大美男之一,让我来演很适合。 ”

  《辛亥革命》中余少群饰演的汪精卫当时二十出头,尚在革命者的阵营里,还没有成为后来人尽皆知的“卖国贼”,当时的汪精卫非常儒雅。为了演好汪精卫,余少群做了不少功课,对汪精卫也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我看了一些关于早期汪精卫的资料,在那个时候,他还是个比较上进的青年,他曾经因为刺杀一位亲王没成功被抓入大牢,还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 ”余少群认为当时的汪精卫是个热血青年,直言演出后最深刻的体会是“其实他是一个愤青”。

  在群星云集的影片中,余少群直言不会强调自己的亮点,而是习惯跟着导演步调走,“因为电影是一个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特别是像这样一部戏,它讲的是一个历史,所以不会特别地去突出谁。张黎导演说过,‘这是我们共同来完成的一部作品,来表现当时那个年代的事情’,所以这才是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