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剧照
本报记者李俐
《失恋33天》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日,该片票房已达到2.85亿元,而据非官方消息,本周票房已过3亿大关。《失恋33天》为什么这样火?如果它真是一部“神作”,那倒很容易解释,可它偏偏并不完美。不过,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失恋33天》才成了一种“现象”,才值得人们刨根问底。
营销说——微博推广小钱办成大事
中国电影进入营销时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失恋33天》的营销之所以为业内津津乐道,在于它的精准定位,说俗一点,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对于小成本的《失恋33天》来说,通过微博、人人网这样的新媒体来做推广,原本也是无奈之举。宣传公司承认,因为没有大导演、大明星,传统的宣传模式很难玩得转,只好另辟蹊径一头扎进了社交媒体,没想到却成了“微博营销”的经典案例。除了动员明星粉丝转发,宣传方还特别征集普通人拍摄制作了“失恋物语”等视频,点击量超过2000万,这一招,被称做“情感营销”,显然,它比单纯的“交口称赞”更打动人心。
题材说——Hold了失恋现代病
“很多国内外大片,讲的其实都是一小部分人的故事,而失恋这件事,可能绝大部分观众都经历过,所以他们能从影片里找到共鸣。”发行人高军(微博)如此分析。而网友的看法更直接,“《失恋33天》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失恋的人太多了呗!”正因为关注了“失恋”这点小事儿,使得影片在营销上大可以跳出电影本身,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此外,影片选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世纪光棍节”上映,也让档期和话题形成了高度的默契,最终把影片炒成了“光棍节”的必看之作。
口碑说——不排除跟风赶时髦心理
对于《失恋33天》来说,营销能左右的或许只是前几日的票房,如今,光棍节早过了,票房却还在噌噌地上涨,于是,业内人士一致将其归功于影片的好口碑。在豆瓣上,《失恋33天》得到了7.3分;再看看微博,几乎每天都有网友在发表各自的“观后感”,大部分的评价是“台词有亮点”、“感同身受”,起码大家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观众买票的理由都是“朋友推荐”。网友“海盗-丹尼斯”就说:“电影《失恋33天》的热映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用句俗套点的台词来讲,你要说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这几天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还有网友坦言,不仅买票跟风,连口碑也有跟风之嫌,“我知道,大凡自己花钱看了的、别人都说好的、风评很不错的,大家都会一窝蜂涌上前说好好好好好。不然就会被鄙夷品位、欣赏水平或者干脆说你这人真个性,真不合群。”或许这种微妙的心理,也为电影贡献了一部分票房。
内容说——人物语言都接通地气
虽然影片质量见仁见智,但影评人普遍认为,《失恋33天》最大的优点是,“讲了一个接地气的好故事”,生动描绘出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何谓“接地气”,说白了就是要与最广大的观众打成一片,反映大众的生活和心声。偏偏如今的国产电影总是高高在上甚至云里雾里,不是打打杀杀的武侠就是历史观混乱的古装,突然杀出这么一部讲述普通人失恋故事的电影,观众看了自然会有共鸣,再加上人物鲜活、台词辛辣,更让人感觉新鲜有趣。连导演滕华弢也说,“好莱坞能拍《猩球崛起》那样震撼的视觉大片,但拍不了王小贱、黄小仙这样贴近中国人生活的故事。”
《失恋33天》到底是电影,还是更像电视剧?这样的争论并没有太多意义,毕竟我们探讨的已不是影片本身,而是这一“现象”。即使这是一次无法复制的奇迹,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毫不夸张地说,《失恋33天》是一部彻头彻尾的“8090”电影,编剧是个85后宅女,故事讲的是一群80后的恋爱与生活,营销选择了“8090”热衷的社交网络,至于3亿票房的来源,自然也是清一色的“8090”。除了80后的白领,90后的大学生乃至中学生的热情也不可小觑,无论是影院里还是微博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80后早已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而我们的大部分电影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也不知道该怎样办。什么才是真正属于“8090”的电影?《失恋33天》恰好提供了一个范本。有如影评所说,“主人公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都是时下80后小清新的范例,白百合从外形到神韵都很到位,文章(微博)塑造的‘Gay蜜’也是时下美眉们热衷的新生事物,老一辈的电影人根本hold不住这类题材。”难怪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微博)也要大声疾呼,“告别老家伙电影,告别中年族群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