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夷贝:文艺青年只是代号 北大才女不务正业

2011/12/6 15:06:0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年之后,当邵夷贝再度带着自己的唱片来天津演出的时候,全城的文艺青年集体出动,将小小的13CLUB挤了个密不透风。其实我是那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知道现在不可能靠卖唱片赚钱,但是演出市场越来越好了,我们自己来试试看能不能够通过音乐养活自己。

邵夷贝

邵夷贝

  “王小姐三十一岁了,朋友们见到了她都要问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呀?……”这首《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曾在网上被争相传诵。歌红了,不少网友开始人肉搜索,查出她是北大毕业的一名文艺女生邵夷贝。2年之后,当邵夷贝再度带着自己的唱片来天津演出的时候,全城的文艺青年集体出动,将小小的13CLUB挤了个密不透风。

  当时邵夷贝写《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邵夷贝表示:“那时候我用豆瓣没有多久,也正好是在最新鲜的阶段,我以前也会觉得音乐你必须得是那种特严肃的特别你爱我我爱你那种才叫音乐。其实那个歌我没有拿笔写就是自己弹的时候把词唱出来,不是完全的即兴,因为我唱了好多遍才把词定下来。”

  女孩子、80后、北大新闻专业硕士生……一切关于邵夷贝的关键词都很难让人们把她和“重口味”联系起来,但是在她眼中,自己就是一个标准的、“重口味”的“小清新”。“我就是这个样子,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我不喜欢唱情歌,而我的歌曲也都不是在歌颂小情小爱,我也没给自己归类为小清新。”对于自己的音乐创作,邵夷贝有自己的坚持,她说:“在我读研究生前很想做音乐,专心做一个职业歌手,我是女性,我支持所有女性的创作人,比如曾轶可。”在北京读书的几年里,邵夷贝成了一名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大二时她就组建了第一支乐队叫“莎木”,在北大里也小有名气。如今,邵夷贝看待文艺青年也有自己的界定:“文艺不用学,喜欢文化艺术类就可以。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我,名字都是代号,什么都好。”

  邵夷贝读高中时就是摇滚迷,而且特别迷张楚。有次张楚到青岛演出,她和朋友就天天吃方便面,攒足两个月的零用钱去看。而当下,说起喜欢的歌手,邵夷贝也坦言都是“大叔”级别的人物,“比如罗大佑、张楚。我喜欢他们也是我自己独立、男性化的气质使然,我也想唱他们那种低音的歌曲,但是我的声线不允许。”

  说到对自己第一张专辑《过家家》的评价,严格要求自己的邵夷贝显得不是那么满意。第一次录棚经验不足,演唱缺乏技巧,状态也不够放松,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她“个人的声音表现力不够好”。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她的第二张专辑,而这张唱片《灰色人种》中,她开始任制作人,“这样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专辑的制作中,也相对多地掌控自己想要的表达形式,希望大家爱听。其实我是那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知道现在不可能靠卖唱片赚钱,但是演出市场越来越好了,我们自己来试试看能不能够通过音乐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