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情故事》叫板赵宝刚 导演接砖回应争议

2012/1/16 17:05: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对此,陈思成回到了演员身份来回应,希望观众看完《北爱》之后,不再记得他们是士兵兄弟。《北京爱情故事》中,我和李晨(微博)、张译(微博)我们三个都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参与创作和角色塑造的,希望观众不再把我们看成是士兵兄弟了,我们就是疯子吴狄石小猛。

《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北京爱情故事》剧照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

  讲述年轻一代对残酷青春深刻反思的《北京爱情故事》在浙江卫视播出后收视一路飘红,同时也成为引发观众、网友热议的话题之作。为此,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的陈思成接受采访,对于观众五大质疑开诚布公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质疑一:叫板赵宝刚pk《奋斗》 你太狂了吧!

  ●回应:江山代有才人出

  《北京爱情故事》播出伊始,便有“导演陈思成叫板赵宝刚,《北爱》PK《奋斗》”的报道满天飞,很多将《奋斗》看做是青春纪念册的观众和网友对于这样的说法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奋斗》是我心中的经典,内地80后青春励志剧的里程碑。陈思成第一次执导电视剧,就敢叫板赵宝刚,是不是有点太狂了?”

  陈思成对这一指责并不在意,认为自己称不上狂妄:“我很佩服赵宝刚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敢于拍摄《奋斗》那样把握并不是很大的类型剧,这种尝试是需要勇气的。《北爱》其实现在大家也只看到了几集而已,下结论为时尚早,我相信《北爱》播完之后,大家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于叫板一事,陈思成则用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来调侃。“也该是我们这代人起来的时候了。”

  ●质疑二:台词宣教人生哲学

  ●回应: 我们要给电视剧提素

  很多观众对于《北爱》简单直接又有喜感的台词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也有一些观众对于这样的台词不那么感冒,认为: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车就是男人的脸”这样的台词好像是主人公在向观众口宣自己的人生哲学,似乎给大众说相声和布道成了男女主人公们的首要任务。

  对此陈思成表示,这是一种在创作手法上的革新,“我并不觉得这是在宣教,观众需要一直看下去才能知道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我相信观众们会透过表面的这些故事这些对白看到我深层次想要传达的那些千疮百孔的***。”陈思成说,《北爱》也是在开创一种新的剧型,在这个泛电视剧的时代,电视剧市场上也需要更多的责任心,荧屏上不应该只是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和对白,我们需要给电视剧提素。

  ●质疑三:拜金女凤凰男人物符号化

  ●回应:个性和符号要区分

  “程峰就是高富帅,杨紫曦是拜金女,石小猛是凤凰男加炮灰,沈冰整一个圣母,每个人都被贴了标签,太符号化了。”对于观众这一质疑,陈思成澄清说:“其实这是我们概念先行的一个特别设置,《北爱》一上来明确了他们的身份,不同的阶层,是告诉大家我们这个故事展示的是一个青春众生相,而不是特定的一个族群。”

  此外,陈思成还特别强调了个性与符号化的区分:“其实《北爱》中每一个人都有生动鲜明的性格或者说个性,这也就会让观众很容易就把他们归类了,但是个性不等于符号化,有个性并不等于贴标签,石小猛就是个凤凰男,他代表着一大批这样的人,而杨紫曦这样的拜金女谁说不存在呢?他们都是真实的,并且不是少数个别的,都很有代表性。程峰就是富二代,他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在他们身上,观众总能找到自己身边人的影子,这样就会产生共鸣。”

  ●质疑四:故事真实否?6万首付的房子北京哪里有?

  ●回应: 故事编写来源于真实生活

  一些观众也对《北爱》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北京在哪里能找到6万首付的小房子?”“穷得只能租小平房,去医院400块钱都没有的石小猛每天还跟人泡吧,这现实吗?”

  陈思成表示,《北爱》中的故事全部来源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以及发生在身边朋友身上的故事,“6万首付38平米的小房子在东五环外就有,这都是我们经过考证的,不是瞎编。我们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真实依据的,在这方面我和编剧李亚玲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基本上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能找到原型。”

  ●质疑五:士兵帮集体恋爱感觉不适应

  ●回应:《北爱》之后我们就是疯子吴狄石小猛

  《北爱》由多位《士兵突击》的主演参与演出,播出后吸引了一大批“士兵”迷们的关注,大家都想看看士兵兄弟多年后的转变。当他们成了全新的疯子吴狄石小猛的时候,有些士兵迷们一上来难以接受他们这种集体变身,并且集体开始恋爱。

  对此,陈思成回到了演员身份来回应,希望观众看完《北爱》之后,不再记得他们是士兵兄弟。《北京爱情故事》中,我和李晨、张译我们三个都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参与创作和角色塑造的,希望观众不再把我们看成是士兵兄弟了,我们就是疯子吴狄石小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