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地》导演张多福塑造角色细腻引观众热议

2012/4/20 16:09:1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近日,央视黄金时段及各大卫视连番热播的经典史诗大戏《我叫王土地》引起网民热议,剧中杨春妮、杨大义、王种子、金生水等角色被观众称接地气。据悉,张多福导演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便衣支队》分别于近日在央视八套和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王土地》导演张多福塑造角色细腻

《王土地》导演张多福塑造角色细腻

  女物娱乐讯 近日,央视黄金时段及各大卫视连番热播的经典史诗大戏《我叫王土地》引起网民热议,剧中杨春妮、杨大义、王种子、金生水等角色被观众称接地气。同时在该剧中,人物性格特征则成为人们时下讨论最多的话题,张多福导演对于戏中人物形象的把控,体现了张多福导演独到及特有的艺术视角。

  我爸是“王土地”

  在这个充斥着“我爸是李刚”、“我爸是局长”、“我爸是老总”……的“拼爹”时代,《我叫王土地》中王土地对儿子王种子的教育问题让观众们眼前一亮,王土地是这么一个优秀、严厉的父亲,却也在教育子女方面失败了,但是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爱国男儿,王土地没有纵容自己的儿子,这种“狼爹虎爸”式的教育方法也是值得当代众多家庭、父母、学校所深思的问题。

  张多福着意从男人视角看女人

  张多福导演以一个男人的视角把控杨春妮这个角色,在剧情开始就有意安排杨春妮宁可嫁给一个陌生“河漂”当妻子,也不愿嫁给后套之王当妻妾。鲜明的人物形象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只为人妻不当人妾的思想充分展示了那个年代女性群体为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竭力捍卫女权的不甘。

  然而,杨春妮又是极其软弱的,导演有意安排了这样一个场景:当杨春妮听完梁柳枝的一席话 “男人是干大事的,女人只是男人的帮衬”时,她哭了。导演为什么让杨春妮哭?因为杨春妮潜意识相信了这个观点!仅仅是封建传统女性的一席话,就摧毁了杨春妮所有的信念。就连她最后的抗争也是无力的跳河自尽,以一种妥协的姿态背对着屏幕,甚是凄凉!

  杨春妮骨子里想争取自由,但是他又极其依赖男人。把她击垮的正是她要努力挣脱的男人,这是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杨春妮的一生注定以悲剧收场。张多福导演正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完成了杨春妮这个人物的创作!透过剧外,敢问当下社会女权虽开放,“小三”终当家的现象,社会如此进步让人情何以堪。

  黄河边上的“职来职往”

  《我叫王土地》中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王土地没上过几天学、没什么文化,却可以带领河套地区几万百姓垦地开渠,并且老百姓并无怨言、勤勤恳恳。而这在当下,十分重视职场之术的今天是非常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

  娘娘腔的正义之士 导演深有感悟

  看过《我叫王土地》的人,都会深深的记住“文钧”这个娘娘腔式的、永远摆着兰花指的正义之士。张多福导演特意安排这样一个对剧情起着推动作用的,怪胎似的人物形象。

  “王土地耕织有其田的想法符合孙中山先生的民本思想”,“谁说了算?政府说了算。政府谁说了算?我说了算” 文钧的两段戏词准确的体现了当时即使有觉悟的政府官员,依然存在思想的局限性。更经典的一句“尊重历史,维持现状”是导演对那个时代的有力控诉!辛辣的嘲讽。

  然而对于文钧这个角色,导演又是心酸的,怜悯的!文钧无疑是偏正义的有觉悟的代表,但在那个压抑的时代把堂堂一个正义之士的压得病态了,压在他头上的是封建思想的大山,所以把他压成畸形了,娘娘腔了。就是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寄托了导演对那个时代深刻的思考。

  本剧各种人物生动的刻画,让看后的观众始终觉得回味有余。据悉,张多福导演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便衣支队》分别于近日在央视八套和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