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于音报道
临终前仍不忘动画事业
虽然已年届八十高龄,但张松林身体一直不错,此次突发脑溢血完全出乎家人意料。张松林女儿表示,父亲从发病到离世只有短短3天,谁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快离开,“当时拍片子确诊下来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毕竟父亲年纪大了,体质比较弱,虽然他积极配合治疗,但恢复起来并不容易。 ”张松林发病后基本处于半昏迷状态。
据张女士透露,张松林入院第一晚还是清醒的,可惜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张女士只能根据他的口形猜测父亲的意思,“他到最后还想着动画事业,觉得很多事情都还没做完,感到很遗憾,我们听到这些真的很心痛。 ”而就在张松林发病前,他还在为中国资料档案库 “拯救中国老艺术家”的相关专题接受采访,并整理材料。 “可惜上周六对方再打电话过来时,父亲已经发病说不动话了。 ”
晚年提携后辈不遗余力
直到晚年,张松林仍在关注动画事业,美影厂厂长钱建平告诉记者,张老是中国动漫协会副会长,去年还参加了动漫协会在昆山举办的年会。钱建平满怀钦佩地表示,张老除了对国产动画现状相当了解,他对国产动画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有着独到的分析。 “张老认为目前国产动画制作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他并不认可动画片分段式的制作方法。为了更好地体现导演意图,前中后期的创作还应统一管理起来,但现在很多环节都是外包出去的。 ”
张松林早年曾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担任动画系副主任兼专业教师,而晚年的他也不忘帮助提携后辈。张女士表示,家中经常有人慕名前来请父亲指点作品,“我们也怕他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但他很乐于帮助他人,从来不会拒绝。 ”
执导创作多部经典动画片
张松林19岁开始投身动画电影事业,从事动画设计、导演、编剧等工作。1950年8月,张松林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工作,其间曾为动画大师万籁鸣的动画作品做动画设计。1962年,张松林又执导了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该片堪称国产动画片经典。 1977年,张松林开始担任美影副厂长,期间参与领导摄制了《哪咤闹海》、《三个和尚》、《黑猫警长》、《鹬蚌相争》、《阿凡提》等一批优秀美术片。
张松林在动画理论和美术创作上也有不少贡献,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当代中国》电影卷、《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年鉴》等辞书的撰稿和编辑工作,曾发表《美术电影艺术规律的探索》、《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等论文40余篇,并出版连环画《企鹅的故事》、年画《一只口袋》等图书数十种。
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这部出品于1962年的国产动画片,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欢乐和无法抹去的记忆。 5月8日下午,曾执导《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导演著名动画艺术家张松林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张松林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编剧、副厂长,是中国动画学会的发起人。昨晚,张松林的女儿接受记者采访时心痛地表示,父亲是突发脑溢血离世,但他直到最后一刻仍在牵挂动画事业。
网友哀叹经典离去
从1956年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特伟和李克弱导演的《骄傲的将军》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传世经典不断。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木偶片《神笔》、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动画作品几乎都来自上世纪60—80年代。
无怪乎,当“没头脑”之父张松林过世,网友们又发出一致的哀叹:经典离我们远去了。
相比于如今的流行词“脑残”,当年这个“没头脑”不仅没有攻击性,还显得幽默风趣,甚至有教育意义。 “没头脑”脑门上那撮头发,以及他闹出的各种笑话,都让孩子笑过之余心领神会。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对伟大的组合,因为其后所有动漫中的二人组合,几乎都可以套用他们的模式。 ”有网友这样感慨,“《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都没有爸爸了,现在,最伟大的组合模式也没有爸爸了。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郑虎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个时代的动画人,心里装着孩子,他们又有深厚的艺术根基。这些也许是今天的动画稀缺的东西。当现在的一些作品‘没头脑’了,观众就会‘不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