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萌动是片中王小帅觉得最纠结的部分
王小帅用电影回到了自己那个充斥着高音喇叭和标语口号的童年
采写:南都记者 张麟 实习生 唐忻发自北京(来源: 南都网)
冷片诠释
●王小帅原来已经46岁,接近“知天命”的年龄。在这个当下,他来阐述讲述童年的新片,却显露出人到中年的“学乖”和淡然。
●南都鉴定:面对强势压境的好莱坞大片,这部以少时情怀为卖点、没有大明星的文艺电影“钱”景不容乐观。但它毕竟提供了更多选择,会把你带回11岁的思绪,共鸣一番,不妨一看。
将个人经历和电影创作进行贴合,王小帅的电影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标志。本周五(5月18日),由他执导的最新作品《我11》将全面公映,昨日,该片在北京举行网络首映。《我11》从故事的时间上看,是王小帅“自传三部曲”的首部曲,却晚于《青红》面世。他在影片中坚持着这种贴合:文革后期,三线小镇,主人公是穿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巾的11岁少年。王小帅用电影回到了自己那个充斥着高音喇叭和标语口号的童年。
烙印依旧,但现年已经46岁的王小帅也在尝试着变化。日前,王小帅在自己位于北京酒仙桥附近的工作室中接受专访。谈及这部电影,他认为这是他个人目前最贴近市场的作品,凶杀、惊悚、儿童性萌动,听上去都吸引观众。他对于《我11》是中法合拍的试水之作,既表现出兴奋又有点担忧。而说到文革、性萌动方面的内容如何过审这个敏感话题时,他表示在前期已经进行了一轮自我审查,其余部分“沟通沟通也能过”。
适应 中法合拍
“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
从《扁担·姑娘》、《十七岁的单车》,到《青红》,王小帅的电影似乎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一次的《我11》则直接尝试了中法合拍,法国更是先于中国9天公映。据片方统计的数据,《我11》在法国并没有受到冷遇,排片情况乐观。王小帅对此非常欣喜。
:看到《我11》的投资名单上非常复杂,有很多法国的资金。
王小帅:这部片是中法合拍。跟以前中国的合拍公司接别人的单子、帮助别人拍不一样。中国和法国政府在2010年签署了合拍片协议。如果一个项目递了申请,两国政府都同意作为合拍片的话,就算电影里有法国演员、法国故事、在法国拍,都应该算是中国电影。
法国是一个很重视电影文化的国家,它知道和好莱坞拼商业肯定拼不过,所以它们在电影文化和艺术方面一直在努力。中国电影和法国电影在本质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中国这10几年开始拼技术了,像好莱坞那样拼3D、拼“大片”。但在传统的领域里面,中国电影还是比较讲生活、故事、社会、历史、现实这些东西,跟法国很像。它们有天然的亲近感。
南都:《我11》算是中法合拍片的试水之作,操作下来顺利不?
王小帅:主要是怎么从以往合拍的观念脱离出来,比如整个申报、立案、审查过程,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要经过合拍公司去报,但实际上(按合作条约)这是个中国电影,应该直接按中国电影的程序去报,但现在还是要走合拍的程序。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关部门说他们还没适应,我就马上上来了一个,(他们)得为我这一部电影到电影局开会。但这第一口螃蟹吃下去,不管是合拍公司还是电影局,在办事的程序和效率上都挺帮忙的。(来源: 南都网)
南都:中法合拍具体到《我11》是如何进行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分配的?
王小帅:如果你要报一个中法合拍的项目,没有资金比例上的限制,而是有双方工作人员的比例要求。《我11》前期都在中国拍,演员都是中国内地的,后期就到法国去做。剪接师、录音师、混音师、作曲师等等都是法国人,这样的人员比例就达到合拍的标准了。中国在制作前期所占的资金比例还是相当高,占了整体投资的2/3,因为做1970年代的故事要搭景,要找破楼和对一些残破的地方重新恢复,花了不少资金和精力。至于后期,法国他们的资金一般都来源于一些基金、艺术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
妥协 先自审再沟通
“文革”方面的内容自己先预审了,性萌动反而被提意见最多”
由于王小帅的电影反映的人、事、背景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审查问题成了他几乎每部电影都要面对的课题。像《扁担·姑娘》前后修改了三年才能过审。王小帅的《我11》,在送审方面又是否顺利?
南都:《我11》的大背景是“文革”,审查的时候会不会有困难?
王小帅:还好吧。现在都市场化了,大家自觉自己预审了,投资人会对政策不允许的题材进行规避。至于我拍这个题材,《我11》是一个少年成长的体验,只是片中的11岁正好在文革期间。我没有强调反映“文革”,而是反映我们这一代人,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那些成长的经历。只要这么去做,我觉得不会存在太大的政治风险。
当然我还是有一些警惕,有一些担心。被提醒得最多的就是“不要过度渲染文革的气息”,包括音乐、高音喇叭什么的。最后我们还是都做了,因为这都是当时生活的环境。他们(有关部门)提醒说别搞得太耸动就可以了。
南都:电影里涉及到少年的性萌动,这方面审查的意见大吗?
王小帅:这个真的是在剧本阶段被提意见提得最多的,弄得很纠结。你没法界定它是***还是儿童片。如果是儿童片的话,又和传统儿童片不一样。这里面性萌动的东西描述了很多,剧本里有很多包括他们自己身体的变化、小男孩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个后来被强制一定要拿掉。关于父母的那一段(床戏)也很危险,但我说这个拿不掉。
南都:不拿掉是如何沟通成功的?
王小帅:要协商,其实就是看你愿不愿意努力。我们那一代人都有这个经历。那时生活空间很狭小,一两间房,四五口之家挤在里面。父母还年轻,三十岁来岁,我们又小,总会有一天听到怪异的声音,看到爸爸妈妈从事几个奇怪的动作,小孩子都会很紧张,会很害怕。在片中最后就是声音表现,没有什么太过火的。我小时候的经历比《我11》里面的要厉害得多,但按照中国目前的现状,真拍的话等于把胶片都浪费了。
淡定 新片不急
“《我11》和《青红》没达到期望,也算了了心愿”
王小帅围绕着三线建设的“自传三部曲”目前已经完成了两部,时间点分别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目前剩下的最后一部,王小帅并不急着完成。
南都:《我11》虽然是“自传三部曲”首部曲,但它却迟于第二部曲《青红》问世,这是为什么?
王小帅:《我11》1997年的时候剧本基本上就有了,和《青红》混杂在一起,也看了景。这两部电影混在一起,一直是先做《我11》,但是合作的人有各种变化,一不小心就先把《青红》做出来了。
南都:第三部现在有计划了吗?
王小帅:还没完全想好。因为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比如文化大革命,它有开始、有结束。但三线工程的建设是有始无终的,到现在46年了还在。世世代代留在那里的人,包括我们这一代、孙子那一代,几代人了还在那里。《我11》以七十年代为背景,《青红》是八十年代开放的背景,然后再讲到现在的命运、现在的生活,所以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第三部不着急。《我11》和《青红》拍完了,也算是我一个小小的心愿了却了。它们没有做得多好,没有达到我百分之百的期望,毕竟都是我们自己操作,也很难做。电影永远来自于生活,但永远不如生活那么生动和有戏剧性。在现实生活中,你所住的房子、你的生活痕迹都被推倒,它们在精神上也被人遗忘。所以你要在这么严酷的现实中,捡回一些遗迹,把它补充进去,再把记忆填充进去,我觉得太难了。有时候记忆中的细节在那里,但要做成电影又做不出来,它离你那么遥远。所以(拍戏)只是满足了自己小小的心愿而已。
南都:不急着做第三部,是因为大建设下的中国已经一模一样了吗?
王小帅:对,我比较踏实了。现实层面就是这个样子,你不用急着去找或者搭建那时候的景。到1980年代末期,三线的孩子都和当地人结婚,融入当地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完全现实化了,就好办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