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告别仪式引千名影迷送行(图)

2012/7/4 10:01:3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6月28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瑞草芳华,永留人间”八个大字竖立在龙华大厅的门口,旁边悬挂着张瑞芳晚年的大幅肖像。

数百市民昨日前往龙华殡仪馆祭奠张瑞芳。本版摄影记者 张瑞琪

数百市民昨日前往龙华殡仪馆祭奠张瑞芳。本版摄影记者 张瑞琪

奚美娟低头黯然离开现场。

奚美娟低头黯然离开现场。

  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6月28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张瑞芳的告别仪式昨日在龙华殡仪馆龙华大厅举行,她的家人、好友和千名影迷聚集在一起,在凝重的音乐声中,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本报记者 杨欣薇 实习生 吴韬

  千人送别:瑞草芳华永留人间

  尽管追悼会定于10点向公众开放,但当记者9点到达现场时,这里已经聚集了近千名前来送别张瑞芳的影迷。等候为张瑞芳告别的队伍已在黄色隔离带搭建的通道中排了几百米,排在前面的高龄老影迷,不少是7点就赶到了这里。考虑到炎热的天气对高龄老影迷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主办方为影迷搭起了蓝色遮阳篷。

  “瑞草芳华,永留人间”八个大字竖立在龙华大厅的门口,旁边悬挂着张瑞芳晚年的大幅肖像。广场大屏幕上不停播放张瑞芳的纪念短片,让前来送别的人再次追忆这位曾被誉为中国话剧舞台四大花旦之一的艺术家。大厅的门口有工作人员在向来宾发放免费的张瑞芳纪念册,来宾们还可领取一支康乃馨用以致哀。

  灵堂正中是大红色鲜花裱框的张瑞芳遗像。照片中的张瑞芳戴着眼镜,身着蓝衣,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上方是“沉痛悼念张瑞芳同志”的横幅,下方则装饰起一片鲜花墙,张瑞芳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两旁的挽联写着“德艺双馨生命似奔流大河绽放一路芳华,影剧起光心灵如叮咚泉水馥郁满园芳草”。张瑞芳的遗体在鲜花簇拥下如生前一样安详。

  因为前来送别的观众特别多,现场安保也特别严格。一些一大早赶来的影迷也未能进入追思会现场。拿着1961年《人民画报》的70岁老影迷表示,“不能进去也没关系,就是希望她一路走好。”这样执着的老影迷有不少,个个都令人感动。有人搬出了“一家一当”,其中既有收藏了几十年的张瑞芳画报也有珍藏了多年的合影照片;有人白发苍苍、大汗淋漓依旧不肯离开,坚持送完最后一程。

  千里追忆:众老朋友含泪不舍

  昨天的告别大厅内,张瑞芳生前好友秦怡、牛犇、仲星火等老艺术家,知名演员奚美娟、张瑜、张芝华等后辈先后场与张瑞芳道别。

  秦怡与张瑞芳并称“四大名旦”,两人一直情同姐妹。追忆过去的日子,秦怡说了一个细节:“瑞芳歌唱得很好,中外歌曲都会唱。有一次我们一起开会,有一个环节,张瑞芳提议我们一起唱《渔光曲》,但我说歌词都记不得了,没想到她一字不差地把歌词都默写下来,都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她还能清楚地记得歌词。”77岁的牛犇从舟山片场赶来送别张瑞芳。他告诉记者,自己与张瑞芳相识几十年,以前张瑞芳是他的老团长,离休后,张瑞芳对剧团的发展还是很关心,“她是我的老大姐,我的导师,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每次到这边来真的很难受,老朋友一个个地走了……”

  张瑜告诉记者,2005年曾拍摄了一部《中国电影在上海》的纪录片,当时跟张瑞芳从9点一直聊到了13点,“张老师说她觉得演艺生涯中最难的角色就是《南征北战》,因为以前没演过这类角色,还特意为此去体验生活。”

  奚美娟在接受采访时,则已经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低头快步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