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之魅:
回归音乐本身获认可
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不仅诞生了如李宇春、张靓颖这样影响至今且发展良好的歌手,也成了当时的热门公共话题。与之相伴的各种质疑声、黑幕说、炒作风,还有毒舌评委、粉丝阵营、全民投票,成为了之后选秀类节目的伴生品。
然而,当新鲜的节目固定成俗套的模式,当最初的激情慢慢退去,当对各种黑幕和炒作的质疑愈演愈烈,再加上广电总局对选秀类节目播出时间和时长的 限制、草根类选秀《中国达人秀》的异军突起,音乐选秀节目的寒冬似乎到来了。而今年湖南卫视停办“快男”、“快女”为此做了一个醒目的注脚。
然而,这个选秀季却意料之外地热了起来。
多档节目都把“寻找好声音”、“回归音乐本身”作为最大的卖点和噱头,比如担任《中国好声音》的音响师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的 团队。不再有“搞笑”的海选场面,很多获得过选秀节目冠军、甚至发过片的选手,只要符合节目组认定的“好声音”条件,就能入选;评委不再“毒舌”,变成了 争抢学生的“导师”;没有拉票、投票环节。这样的形式和定位显然与之前以《超级女声》肇始的节目不同,而“好声音”也确实抓住了观众的心。更借此脱去了 “选秀”的扎眼外衣,从而获得播出时间和时长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