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钢亲自为王维倩伴奏
上周末,一场名为“黑胶进行时”的黑胶唱片主题展在上海金桥国际商业广场揭开帷幕,在回眸黑胶辉煌岁月的同时,并以系列演出向黑胶时代的好声音致敬。现场,记者就黑胶唱片与上海文化的依存关系,分别采访了黑胶唱片收藏家墨墨和著名作曲家陈钢老先生。
本报记者 闵慧
黑胶成就上海的音乐地位
展览现场,黑胶收藏家墨墨义务当起了解说员,他告诉记者,展览上数百张黑胶展品全部是来自民间的藏品。“从欧美到中国,从黑胶起源到今天的最新版本,从各大唱片公司到独立黑胶唱片,古典、现代、欧美、港台地区应有尽有。”
80年代CD和卡带的问世,占据20世纪音乐主导地位的黑胶唱片逐渐淡出视线。然而,辗转了卡带、CD、MD以及数字格式的MP3之后,黑胶却以王者之势,卷土重来。近年来黑胶的回潮不只是怀旧,是乐迷们对好音乐回归和赏乐水准的更高追求。
上海应建唱片博物馆
在黑胶展正在进行时,“上海黑胶的记忆——陈歌辛、陈钢父子音乐会”也在金桥国际缓缓奏响。陈钢是“歌仙”陈歌辛之子,与何占豪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王昭君》等作品让其被载入“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个世界名人录。
陈钢对“黑胶进行时”的展览活动评价很高,他说首先名字起得就很好,黑胶代表历史,历史进行到现在,黑胶并没停留在历史上,还在进行着。“咖啡馆是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不建个唱片博物馆?”
黑胶回潮找回海派文化
“不过庆幸的是,现今黑胶回潮,说明时代又在变慢。那时享受音乐方式很精致,像做道菜一样,而CD却很粗糙,很商业。现在人转到慢时代,有时会到咖啡馆,找属于那个时代的味道,所以我们要慢慢把历史、把文化找回来。”
但具体什么是海派文化,陈钢告诉记者,海派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城市文化,有别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这只有上海才有,北京那是皇城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城市情怀,大都市文化,不是些家长里短的。像‘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你听,多大的气势,是开阔的大海,是城市的情怀。”
“第二点就是混搭文化,中西文化混搭得非常成功、非常巧妙。”陈钢也举例说,《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老歌,首先是中国的调子,其次就是爵士,很动感,动感才是城市的本质。
“第三就是雅俗共赏、朗朗上口。”陈钢认为将周立波、柏阿姨看作是海派文化的代言不完全对,“他们那是俗文化,我们要将俗文化引导到雅文化上来。”
“第四,海派文化是有情感、有味道的,而好的就是味道。70多年过去了,像《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表现人性中最美最深层的东西的歌还在留着,就很说明情感、味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