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林奕华(右二)与香港漫画家欧阳应霁(右一),诗人、编剧邹静之(左二)等共同为第四届年轻作家创作比赛内地首发揭幕。
讯 (记者于丽丽)日前,多栖创作人,知名话剧导演林奕华现身北京,讲述自己对于创作的理解,及当下创作的普遍性困境和症结所在。这一次讲演,他又有新身份加身——“第四届年轻作家创作比赛”评审。
该项比赛将以“存在”为主题,不限题材,形式,只要是35岁以下,从未以个人身份出版书籍的人士均可参加。初赛时,参赛者递交出版计划书及约10%作品内容即可。初选将选出16名选手,入围后,除林奕华外,音乐制作人张亚东、作家张悦然、陈丹燕及诗人兼编剧邹静之等8位香港和大陆的创作人组成星级评审团,对本次大赛进行评选,并为入围者提供一对一创作指导。最终挑选8份作品,在香港和内地出版发行。该比赛将截至十月底。
据悉,年轻作家创作比赛是新鸿基地产“新地开心阅读”计划的一部分,它与香港三联书店合办这个比赛的目的是帮助热爱创作的年轻人出版他们的第一本书,培育文坛新人。之前三届都在香港举行,且已经帮助23位年轻人出版他们的第一本书,今年是比赛第一次延伸到内地。
■ “导师”谈创作
动力:赢得掌声不能作为创作推动力
在当天的讲演中,林奕华谈及自己对创作的理解。他表示,每个人在人生中寻找的,无论创作还是生活,其实都是对自我的认知。每个人,无论年龄,都经历了很多事,这些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创作。创作的最初,可以是模仿,通过模仿,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他表示,自己在创作最初,曾因为能赢得掌声而备受鼓舞,但很快发现,这不能作为永久的创作推动,因为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如果执着于虚荣心,必然会带来痛苦。
价值:创作不是一个定对错的过程
当下创作之所以困难,林奕华有自己的观察。他表示,在和年轻人接触时,他发现很多人把不出错当成重要的活着的指标,一定要活对,而创作却不是一个定对错的过程,它是一个帮你的故事寻找沉淀的过程。
他认为这种重视结果,而非过程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脆弱,很多人的交流因此不是建立在对对方的真正认识上,而是彼此的期许和幻想中。这种非常在意别人看法的社会氛围,导致了创作者内心的不自由,所以创作成为一件不是寻求解放的事,而是回到考场,答考题,考高分的事。
另外,他认为,在情感层面,希望“被爱”胜过“爱”的社会氛围也是造成创作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他认为,爱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创作的过程,而大量对于“被爱”的渴求阻碍了这些,不劳而获,伤不起,羡慕嫉妒恨,当这些精神取向成为年轻人的愿望,那必然会收获一颗颗玻璃心,也自然无法让创作丰沛。
教育:不赞成通识教育占用时间
这些创作困难缘何发生,必然涉及很多层面的问题。就教育而言,林奕华表示,他并不赞同大学里的通识教育,因为这些课程占用了学生寻找兴趣的时间,而兴趣是无法被量化成1,2,3的。同样,想象力也如此,也无法被量化。